[实用新型]全自动蓝藻净化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1887.1 | 申请日: | 2009-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634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惠星;张南;张天宇;胡火生;李年威;古树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惠星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C02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1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蓝藻 净化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湖泊中蓝藻的净化装置,尤其适用于池塘和公园景观湖中蓝藻的清除及水质的净化。
背景技术
蓝藻在水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时大量繁衍,致使水中溶氧缺失,水生物大量死亡,有机物腐烂变质,更加剧了对生态环境污染的恶性循环。
目前尚无清除蓝藻和净化湖泊水质的专用设备。对于已经污染、蓝藻水华大面积丛生的湖泊,切断污染源、增加水体交换是清除蓝藻、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办法,但工程涉及面广,投资大,且难以很快见效。
发明内容
为了净化被蓝藻污染的湖泊水质,消除蓝藻对水生物及周边环境的污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蓝藻净化机,不仅能降解水体中富营养物质,对病原微生物及好氧性、厌氧性细菌也有较好的灭杀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电动螺旋桨将湖底的有机腐殖质污泥旋翻到水面上层,通过混气泵吸入污泥浊水,与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混合,灭杀病原微生物及好氧性、厌氧性细菌,氧化分解水中的污染物与杂质,除去水中的锰、硫化物、酚氰、农药、洗涤剂、亚硝酸盐,同时脱色、去藻、清除腥臭味及腐败味,降解富营养物质,并在水中曝气增加溶氧,有利于水生物的良性生长和生物治理,净化水质清除蓝藻。
本方案处理流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通过臭氧灭杀病原微生物及好氧性、厌氧性细菌,降解富营养物质,降低BOD、COD,同时在水中曝气增加溶氧后排放富氧水,促进水生物的良性生长,逐渐消除蓝藻繁衍的条件,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本机主要部件为潜水电机及螺旋桨、臭氧发生器、混气泵等,整机结构简单、方法新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太阳能供电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中
1.电动机罩 2.机壳 3.电机盒 4.射流器
5.混气泵 6.混气泵进水管 7.混气泵出水管 8.防护网罩
9.防护支架 10.不锈纲螺旋桨 11.密封驱动轴
12.防水密封轴承 13.变频调速器 14.臭氧发生器 15.潜水电动机
16.蓄电池 17.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所示机壳2外型为陀螺状飞碟,用玻璃钢脱模制作;机壳2内安装变频调速器13用电源线联接潜水电动机15调控转速;潜水电动机15联接密封驱动轴11,通过防水密封轴承12后,密封驱动轴11下端伸出机壳外安装不锈钢螺旋桨10;臭氧发生器14的臭氧出气口以硅胶管联接混气泵5之进水管6上的射流器4,混气泵5之进水管6、出水管7接管向下延长伸出机壳外;在不锈钢螺旋桨10外安装防护网罩8防止水草缠绕螺旋桨;机体安装三个防护支架9,防止低水位时螺旋桨10触碰污泥及石块。本实用新型采用微电脑时控开关,设定时间后即自动运行。
在图2中所示的是在供电不便区域时采用太阳能供电的实施例,机壳2表层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17联接蓄电池16,经直流变频调速器13交变升压后向潜水电动机14、混气泵5、臭氧发生器14供电。
本实用新型放置在蓝藻水华丛生区域漂浮在水面,用锚定位;以电缆供电,驱动电机、混气泵、及臭氧发生器运转。
本实用新型在广东斗门一蓝藻水华丛生、周边恶臭难闻,几乎难见鱼虾的死水池塘作实地试验,用220V电源供电,设定开机3小时后停机1小时再自动开机的循环模式,三个月后蓝藻水华大量减少,臭味消失,水质逐渐清澈,并可见到久违的小鱼虾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惠星,未经张惠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18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燥机
- 下一篇:用于炉门浇注料预制块拼装的专用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