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线收纳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2180.2 | 申请日: | 2009-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44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矽金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2 | 分类号: | H01R13/72;H01R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玺建 |
地址: | 510630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线 收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载电子设备的电线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种类日趋繁多,如掌上电脑、袖珍电视、便携式DVD等,此类便携式可视电子产品由于具有移动灵活、便携性好,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的优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适合于在移动的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轮船上使用,便于人们在旅途中娱乐或工作。
通常这类便携式电子产品在汽车等交通工具上使用时,其电源连接线采用车载点烟器供给。但是由于车内的连接线没有固定布线路径,容易造成混乱,而且可能因此影响行车安全。为此,有专门设计的电线收纳器,以便将多余的电线收纳其中,但是,现有的电线收纳器由于传输线接头均为固定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缠绕扭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收纳,而且不易扭断电线的收纳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电线收纳器,包括收纳器壳体、电源输入线和至少一条信号传输线,所述收纳器壳体内设有绕线轮和压线板,该收纳器壳体的底部设有与信号传输线电连接的插座;所述电源输入线的一端设有轴向插入插座的插头,且该电源输入线盘绕收纳于绕线轮和压线板之间的绕线空间内。
上述收纳器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上壳体与绕线轮扣合连接,下壳体与压线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上述电源输入线通过收纳器壳体上的线孔穿出,所述收纳器壳体上还设有锁线板,该锁线板的一端设有卡口,用于卡住电源输入线的伸缩。
上述电源输入线的另一端连接车用点烟器。
上述收纳器壳体内设有两条信号传输线(DIN cable),所述信号传输线通过压线板安装于收纳器壳体的底部,并与插座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电源输入线和输出线通过插头和插座轴向连接,在绕线转动的过程中,其插头可在插座内自由转动,因此避免发生缠绕扭断。另外,本实用新型可采用一条电源输入线,同时通过两条信号传输线为两个电子产品供电,两个电子产品亦可通过之间的信号传输线互相传输音频或视频信号,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锁线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线收纳器,包括收纳器壳体10、电源输入线21和两条信号传输线(DIN cable)22(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两条信号传输线具有供电和音频或视频等信号的传输功能),其中:所述收纳器壳体10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其壳体内设有绕线轮13和压线板14,上壳体11与绕线轮13扣合连接,下壳体12与压线板1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该收纳器的壳体的底部设有与信号传输线22电连接的插座15;所述电源输入线21的一端设有可轴向插入插座15内的插头23,且该电源输入线21穿过绕线轮13上的线孔19,盘绕收纳于绕线轮13和压线板14之间的绕线空间16内。使用时,按照顺时针方向(如图1中壳体上的箭头方向)转动上壳体11,即可将电源输入线21收纳于壳体内;沿相反方向向外拉电源输入线21,即可将其从壳体内拉出。
如图4、5所示,电源输入线21通过收纳器壳体10上的线孔24穿出,所述收纳器壳体10上还设有锁线板17,该锁线板的一端对应于线孔24设有卡口18,推动锁线板17,即可卡住电源输入线21的伸缩。使用时,电源输入线21的另一端与车用点烟器25连接。由于信号传输线22通过压线板14安装于收纳器的下壳体底部,在电源输入线21绕线过程中,不会相互缠绕。另外,电源输入线21的插头23和插座15轴向插接,可以避免绕线转动时,电源输入线因缠绕扭断。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一条电源输入线,同时通过两条信号传输线为两个电子产品供电,另外,两个电子产品亦可通过之间的信号传输线互相传输音频或视频信号,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矽金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矽金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21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嵌入式LED数显门板
- 下一篇:一种隔热保温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