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灯用反光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2699.0 | 申请日: | 2009-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84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蔚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蔚锋 |
主分类号: | F21V7/10 | 分类号: | F21V7/10;H01L3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反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照明器具,具体是LED灯用反光杯。
背景技术
为实现环保节能的目的,LED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人类生活中,常见的LED灯一般都采用在LED芯片或灯珠上加装透镜的方式来保障照明。采用上述方式,LED芯片或灯珠发射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依然趋于自然的散射,其光强被衰减,并且经过透镜后光线的波长变化不稳定,使得照明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LED灯具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LED灯具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可以极佳的改善LED灯照明效果的LED灯用反光杯。
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LED灯用反光杯,包括一两端开口的反光杯,反光杯的前端开口阔,其内表面深度内陷,其后端开口窄恰能匹配LED芯片或灯珠。反光杯配合LED芯片或灯珠一起使用,LED芯片或灯珠设于反光杯的后端开口内,其所发射出的光线可区分成从反光杯的前端开口趋于直射的直射光和趋于向LED芯片或灯珠周围散射的发散光,由于反光杯的内表面深度内陷,发散光至少会在反光杯的内表面反射一次并因此改变为趋于直射光的方向或和直射光在一定的照射距离处会聚叠加。很明显,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从反光杯的前端开口发射的光线更为凝聚,散射光经过反光杯反射后与直射光叠加,并因此光线的波长得以优化、光强得以提升,更加适合照明。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反光杯为椭球体沿长轴截取的一段,也可以为三棱锥或四棱锥或多棱锥沿中轴截取的一段,向LED芯片或灯珠周围散射的发散光几乎都能以极小的入射角从反光杯的内表面反射。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利用光线反射、叠加的原理,使LED芯片或灯珠发射的光线几乎都能朝反光杯前端开口射出,光线更为凝聚,散射光经过反光杯反射后与直射光叠加,并因此光线的波长得以优化、光强得以提升,更加适合照明,极大的提升了LED灯具的照明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如图1和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原理,图中:
LED灯用反光杯,包括一两端开口的反光杯1,所述的反光杯1为椭球体沿长轴截取的一段,反光杯的前端开口阔,其内表面深度内陷,其后端开口窄恰能匹配LED芯片或灯珠2。反光杯1配合LED芯片或灯珠2一起使用,LED芯片或灯珠2设于反光杯的后端开口内,趋于向LED芯片或灯珠2周围散射的发散光3至少会在反光杯1的内表面反射一次并因此改变为从反光杯1的前端开口趋于直射的直射光4的方向或和直射光4在一定的照射距离处会聚叠加,因此光线的波长得以优化、光强得以提升,更加适合照明。
如图3和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原理,图中:
LED灯用反光杯,包括一两端开口的反光杯1`,所述的反光杯1`为四方棱锥沿中轴截取的一段,反光杯1`的前端开口阔,其内表面深度内陷,其后端开口窄恰能匹配LED芯片或灯珠2`。反光杯1`配合LED芯片或灯珠2`一起使用,LED芯片或灯珠2`设于反光杯1`的后端开口内,趋于向LED芯片或灯珠2`周围散射的发散光3`至少会在反光杯1`的内表面反射一次并因此改变为从反光杯1`的前端开口趋于直射的直射光4`的方向或和直射光4`在一定的照射距离处会聚叠加,因此光线的波长得以优化、光强得以提升,更加适合照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蔚锋,未经李蔚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26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机动车刹车的装置
- 下一篇:中空锚穴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