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鸡腿菇刨根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2702.9 | 申请日: | 2009-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3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龙王换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15/00 | 分类号: | A23N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鸡腿 刨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去除鸡腿菇毛根的设备。
背景技术
香菇是人们喜爱的食物,尤其是鸡腿菇,由于其营养丰富,含有抗癌活性物质,被称为“菌中新秀”。因此,其采集加工量非常大,传统的人工刀片技术,每次刨根对同一菇需要做9次修削,工作量大,每个人每小小才生产6-8斤,效率低下。市场上有一种卷笔刀形机器,虽然比人工刀片技术有所进步,但生产出来的菇,大小不一,长短不等,有时还会破坏菇的完整性,使实际生产量“缩水”。介于上述存在的技术难题,需要一种新的机械设备来代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去除鸡腿菇毛根的刨根机。
本实用新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鸡腿菇刨根机,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转轮组件,所述转轮组件由轮子和包覆于轮子表面的摩擦层构成。
所述摩擦层为尼龙层。
所述转轮组件的上面设置一用于刮除脏物的刮刀。
所述转轮组件的上面设置一进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电机带动转轮组件转动,利用摩擦层的粗糙表面对菇表面进行摩擦,从而刮除菇表面无用的根须,实现自动化作业,其特点体现在:
1、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
2、易拆洗,产品干净;
3、速度快,生产速度是人工刀片技术的8至10倍,是卷笔刀形机器的3至4倍。
4、增湿,锁水份,保持菇类的新鲜度;
5、刨根后的菇完整,外观美观;
6、新型机器转数为600-900转/分,转数适中且省电;
7、所用尼龙轮材质软硬合适,避免市面所用砂轮太硬,布轮不易清洗的缺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鸡腿刨根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如图1所示,鸡腿刨根机由支架1、防溅水罩4、抽柜3、电机7、转轮组件5、进水管6和出水管2组成。电机7安装在支架1上。电机7的输出轴安装转轮组件5。为了防止生产过程中脏物或水溅出,在转轮组件5的周围套一防溅水罩4。防溅水罩4上面设置一进水管6(如水龙头)。防溅水罩4的下面设置一抽柜3,抽柜3用于接脏物和水。抽柜3连接一出水管2,使水从出水管2排出。如图2所示,转轮组件5由轮子51和尼龙层52构成,尼龙层52包覆于轮子51的圆周表面。
工作原理说明:
启动电机,其转速可达到500转/分钟以上。手持采收回来的鲜菇,靠近旋转的转轮组件5表面上,通过粗糙和尼龙层52表面与菇表面的摩擦,刮掉菇表面的无用的根须。
随着转轮组件5工作时间增长,尼龙层52表面会粘上残留脏物,因此,可在尼龙层52的上面设置一橡胶刮刀(图中未示出),与尼龙层52表面接触。尼龙层52残留的脏物,由橡胶刮刀刮除,打开转轮组件5上面的进水管6(如水龙头),放一股细水,边冲洗边刮脏物,始终保持转轮组件的清洁。
当清洁时,打开转轮组件5上面的进水管6(如水龙头),放一股细水,便可把脏物冲洗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龙王换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龙王换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27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锆刚玉莫来石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深度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