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锈钢扶梯踏板自动焊接定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2890.5 | 申请日: | 200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616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麦力;李国栋;冯育坤;王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国瑛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本谦 |
地址: | 51053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扶梯 踏板 自动 焊接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设备,特别是一种不锈钢扶梯踏板自动焊接定位装置。
传统的电动扶梯踏板是采用铝合金压铸成型的,但近几年来,一种新开发的不锈钢扶梯 踏板以其强度高和耐磨性好的使用性能受到了用户的欢迎,正逐步得到推广应用。该不锈钢 扶梯踏板是由一块压成齿形的面板和2~3条加强筋板经电阻焊焊接而成。在现有技术中,一 些电梯生产厂家是采用手工将焊件逐一拼装到一个可移动的框架上,再通过挡块,压板和螺 栓将工件夹紧,然后推到焊机逐点焊接制成的。由于齿形压板是一种波形构件,容易产生弹 性变形,在冲压成形后必然造成齿间距的积累误差,而上述的这种定位夹紧方式是完全根据 工件的外形作定位基准,它不能通过该夹具消除或矫正齿形面板的累积误差,因此使得踏板 焊接后的尺寸精度和焊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往往合格率仅有80%,这正是现有技术存在的 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不锈钢扶梯踏板焊接定位装置不能消除或矫正齿形面板 齿间距的累积误差问题,提供一种不锈钢扶梯踏板自动焊接定位装置,该装置能够对齿形面 板进行矫正与定位,保证焊接后的尺寸精度,提高焊接质量。
上述任务是以这样的方式实现的:一种不锈钢扶梯踏板自动焊接定位装置,包括支架、 夹具台、夹具台移动气缸,定位组件、固定档板和活动挡板,其特征在于还有齿形压杆,以 及由压杆夹紧气缸、滑板、导轨、导轨座和滑板移动气缸组成的夹紧组件,所述的齿形压杆 的下端开有与齿形面板表面凸齿相配合的齿,齿形压杆至少不小于1条,设有导轨的的导轨 座安置于夹具台两端的支架上,与导轨配合的滑板设置于导轨座上,滑板移动气缸安置于导 轨座上并与滑板连接,压杆压紧气缸设置于滑板上,齿形压杆的两端与压杆压紧气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齿形压杆最好为两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将加强筋板放到夹具台的电极铜条上,让加强筋板两端的定 位孔和底平面安置于夹具台上的弹性定位销和弹性定位柱上,再将齿形面板放到加强筋板上, 通过定位组件的纵向限位块对齿形面板定位,然后启动活动挡板气缸将齿形面板两侧夹持于 活动挡板和固定挡板之间,最后启动滑板移动气缸使齿形压杆位于齿形面板上方,再启动压 杆压紧气缸使齿形压杆向下压紧,让齿形面板的齿完全与齿形压杆的齿相嵌,即完成齿形面 板及其加强筋板的定位与固定工作,随后进行点焊便可。
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看出,由于设置了齿形压杆,在下压与齿形面 板相嵌后自然对其齿进行了矫正,又可防止工件焊接后的变形,使工件焊接后几乎无变形, 精度高,质量稳定性好,大大提高了合格率,从而有效地克服已有技术之不足。此外,本实 用新型还设置了压杆压紧气缸和滑板移动气缸,由电动控制,实现了自动化操作,提高了生 产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不锈钢扶梯踏板自动焊接定位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向放大图。
图4为图3中B向视图。
图5为图1中定位组件4与扶梯踏板定位时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4所示,一种不锈钢扶梯踏板自动焊接定位装置,包括支架1、夹具台2、夹 具台移动气缸3、定位组件4和5、固定挡板6、活动挡板7和活动挡板气缸8。本改进方案 还增设齿形压杆9、以及由压杆压紧气缸10、滑板11、带导轨12的导轨座13和滑板移动气 缸14组成的夹紧组件。齿形压杆9的下端开有与齿形面板相配合的齿,本实施例为2根。设 有导轨12的导轨座13安置于夹具台2两端的支架1上,与导轨12配合的滑板11安置于导 轨座13上,滑板移动气缸14安置于导轨座13上并与滑台11连接,压杆压紧气缸10设置于 滑板11上,齿形压杆9的两端与压杆压紧气缸10连接。
定位组件5为齿形面板纵向定位件,安置于夹具台2纵向两侧,可进行微调。
如图5所示,定位组件4由弹性定位销15和弹性定位柱16组成,图中17为齿形面板, 18为加强筋板。
图2中,19为电极铜板,20为电极铜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国瑛,未经刘国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28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