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带缠绕波纹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2893.9 | 申请日: | 200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82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韦明豪;欧铁柱;袁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7 | 分类号: | F16L9/147;F16L9/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禹小明;邱奕才 |
地址: | 528300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缠绕 波纹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大口径适合地下排污排水的钢带缠绕波纹管。
技术背景
目前大口径排污、排水用的管材有模块成型波纹管、全塑料缠绕波纹管及钢带缠绕波纹管。利用模块成型波纹管生产设备需要复杂的模块运动和生产工艺,使得设备的制造和维护困难,而且设备成本昂贵,其复杂的生产工艺也给管材的生产调试带来很大的困难;全塑料的缠绕波纹管设备相对简单,但对大于1000毫米的管材,环刚度要达到SN8塑料层厚度将变得很厚,管材成本很高,而且基本上不能生产要求更高的SN12.5的管材。
现有的钢带缠绕波纹管,由波纹状的外层管壁和平滑的内层管壁以及夹在内外层管壁之间的螺旋相通的钢带组成。管材都是由波纹状钢带通过粘合剂粘合在一起形成的,也就是说管材的强度与韧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粘合剂的粘合度,使用一段时间,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钢带与塑料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别太大,钢带与塑料层之间容易出现分离现象。加上钢带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生锈,对管材势必会造成不良影响。
故而必须研制一种既能满足大口径生产需要,钢带与塑料层之间牢固粘合而且能有效防止生锈的管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稳固耐用的钢带缠绕波纹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带缠绕波纹管,包括具有波纹状的外层管壁和平滑的内层管壁,以及夹在内外层管壁之间的螺旋相通的钢带,所述钢带设有通孔,且钢带外表面包覆有塑料涂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钢带缠绕波纹管的夹层钢带为螺旋缠绕,通过对钢带的冲孔,起到连接波纹状的外层管壁和平滑的内层管壁的作用,从而外层、夹层钢带及内层三者形成一体结构,这样成型后的管材的稳固性得到有效保证。
所述内层管壁由条状塑料带缠绕搭接而成,所述钢带压在内层管壁的搭接处。由于内层管壁在缠绕成型过程中都是靠缠绕搭接成型,在搭接处最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故而将钢带压在该搭接处,有效解决了该问题。
所述钢带呈“U”型,且缠绕于外层管壁内侧。由于外层管壁呈波纹状,故钢带呈“U”型以更好的与外层管壁粘接。
最典型的结构为所述钢带呈“U”型,且包覆于外层管壁之中。
本实用新型的钢带表面还经过滚花处理,形成增大摩擦的网纹。为了钢带与塑料层能够更好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钢带表面的滚花,增大钢带与塑料层之间的摩擦作用,提高钢带表面粘合能力,也能使得成型后的管材更加牢固。
所述钢带还经过磷化处理,在钢带表面形成磷酸盐转化膜,可以提高钢带的防腐蚀作用及膜层的附着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冲孔钢带连接管材外层与内层形成一体结构,提高管材的稳固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钢带表面的滚花提高其与塑料层之间的摩擦力,使钢带与管材之间粘合更紧密,不容易被剥离;
(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钢带表面的磷化处理,有效提高管材的抗腐蚀作用及提高钢带与塑料层粘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经过磷化、滚花处理后的冲孔钢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涂塑冲孔钢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钢带缠绕波纹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3所示,钢带缠绕波纹管具有波纹状的外层管壁2和平滑的内层管壁1以及夹在内外层管壁之间的螺旋缠绕的涂塑冲孔钢带3组成。
成型后的钢带3的结构如附图2所示,为螺旋缠绕,其表面具有塑料涂层,即具有外层塑料涂层33和内层塑料涂层31。
钢带3在成型之前先做相应的处理,如附图1所示,通过对钢带3的冲孔,使钢带3具有均匀分布的通孔34,起到连接波纹状的外层管壁2和平滑的内层管壁1的作用,从而外层管壁2、夹层钢带3及内层管壁1三者形成一体结构,这样成型后的管材的稳固性得到有效保证;为了钢带3与塑料层能够更好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钢带3表面的滚花,使得钢带3表面具有网纹状35,以增大钢带与塑料层之间的摩擦作用,提高钢带表面粘合能力,也能使得成型后的管材更加牢固;此外,通过对钢带表面的磷化处理,在钢带表面形成磷酸盐转化膜,可以提高钢带的防腐蚀作用及膜层的附着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28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疗废物废气除臭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流量组合式旋流进气道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