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插式双排母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52959.4 | 申请日: | 200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94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维峰五金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14 | 分类号: | H01R12/14;H01R12/16;H01R13/422;H01R13/42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明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长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插式双排母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上插式双排母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用于电源与电子信号上的连接元件,其通过机械方法产生电性连接。连接器广泛运用于各种电子设备、通讯设备、仪器仪表、智能程控设备、照明设备、报警装置、家用电器及各种电源产品等领域,包括显示器、电脑主板、程控交换机、数码相机、MP4、各种移动存储盘、无绳电话机、对讲机、手机、数码家电和电子玩具等,为各种产品提供精密可靠的电性连接。
连接器按用途分为:一,同心连接器,同心连接器是一种小型的插头座式连接器,其体积小且兼有开关的功能,适用于低频电路,多用于耳机、话筒及外接电源的接线中;二,条列式连接器,条列式连接器的引线的数目一般为数十个以下,适用于印制电路板与设备中器件的电路连接;三,带状电缆连接器,带状电缆连接器的插座直接焊接在印制电路板上,插头和带状电缆采用穿刺压接,可一次完成,接触可靠,使用方便,适用于仪器仪表电路的连接;四,圆形连接器,圆形连接器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的特点,可满足电子设备之间电缆连接的需要;五,矩形连接器,矩形连接器一般设有锁紧装置,主要用于电子设备、智能仪器仪表及电子控制设备的电气连接;六,耐水压密封连接器,这种连接器多为圆形连接器,适用于水中或恶劣环境条件下工作的电路连接;七,射频同轴连接器,射频同轴连接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等特点,适用在无线电设备和电子仪器的高频电路中作连接射频电缆用。
现有的一种用于印制电路板(PCB板)的双排母连接器,它包括塑胶体和若干排针,若干排针排列成双排装设在塑胶体上,所述排针包括连接为一体的接触端和焊接端,接触端插设于塑胶体上开设的与接触端匹配的排针孔内,排针孔为从塑胶体下端面往上开设的沉孔,焊接端焊接到PCB板上;采用这种结构的双排母连接器,排针采用下插式与塑胶体装设在一起,即排针从塑胶体下端面插入塑胶体内,由于塑胶体与排针连接不够牢固,塑胶体的保持力较低,稳定性较差,当拔出插入双排母连接器接触端的公连接器时,容易使塑胶体被公连接器带出,造成产品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上插式双排母连接器,这种连接器的塑胶体与排针连接牢固,塑胶体保持力较高,稳定性较好,不易被带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插式双排母连接器,它包括塑胶体和若干排针,若干排针排列成双排装设在塑胶体上,所述排针包括连接为一体的接触端和焊接端,接触端插设于塑胶体上开设的与接触端匹配的排针孔内,所述排针孔为从塑胶体上端面往下开设的沉孔,塑胶体位于排针孔底面与塑胶体下端面之间开设有可卡住接触端的卡位孔,卡位孔连通排针孔和塑胶体下端面,焊接端穿过卡位孔穿出塑胶体下端面。
所述卡位孔呈倒置的锥孔形状。
所述排针孔位于塑胶体上端面的开口处倒角处理。
所述接触端设有倒刺。
双排排针的排中心线间距PH为2.54±0.20mm,每排相邻排针的排针中心线间距ZH为2.54±0.10mm。
所述塑胶体的高度H为6.80±0.15mm。
所述塑胶体的宽度W为5.80±0.15m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插式双排母连接器,其排针孔为从塑胶体上端面往下开设的沉孔,塑胶体位于排针孔底面与塑胶体下端面之间开设有可卡设接触端的卡位孔,卡位孔连通排针孔和塑胶体下端面,焊接端穿过卡位孔穿出塑胶体下端面且与PCB板焊接;采用这种结构的双排母连接器,排针采用上插式与塑胶体装设在一起,即排针从塑胶体上端面插入塑胶体内,且卡位孔可卡住接触端,防止塑胶体被带出,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塑胶体与排针连接牢固,塑胶体的保持力较高,稳定性较好的优点,当拔出插入该连接器的排针接触端的公连接器时,塑胶体不易被公连接器带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塑胶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维峰五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维峰五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29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喷雾瓶
- 下一篇:钞捆点把、生成条码签封及封签信息传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