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据线插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3194.6 | 申请日: | 2009-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94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贺元涛;李柳平;董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石碣志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5 | 分类号: | H01R13/405;H01R11/11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永宏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线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数据线插头。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通讯等领域技术及相关产品越来越先进,相应地,各种线材的应用数量也非常多。其中,数据线插头的应用非常广泛,现有的数据线插头,它的结构大致如下:它包括连接端子、上盖、下盖、线体,线体与连接端子电连接,上盖与下盖扣合形成保护盖,线体与连接端子的连接部分位于保护盖内,保护盖形成有穿设孔,线体从穿设孔穿入保护盖而与连接端子电连接。从上述现有的数据线插头的结构介绍可以知道,如果连接端子插接于电器上,用外力拉线体以拔下数据线插头时,则作用力会传递到线体与连接端子的连接部位,从而非常容易就将线体拉断,使线体与连接端子分离;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具有不稳定、使用寿命短、安全隐患高等缺点。
专利号为“200720050425”、名称为“电源线插头”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线插头,它包括插头主体,在所述主体的两相对的侧面上设有辅助拔插电源线插头的突耳,突耳位于所述主体较宽的一对侧面上并与所述主体一体成型,突耳为具有挠性的片状结构,其下端悬空,在突耳的外侧手持部位设有粗糙面。采用该专利所公开的技术,可以提高人手的作用效果,但是,却不能够解决线体与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不稳定的缺陷。
如果在保护盖内增加其它固定结构,则会增加产品的结构复杂性,而且也会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数据线插头,这种数据线插头能够保证线体的稳定性,线体不容易被拉断,使用寿命较长、安全系数较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它包括保护体、连接端子、线体,线体前端与连接端子电连接,保护体与连接端子及线体注塑在一起而形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的保护体后段具有连接部,连接部包裹线体前端而与线体形成一体。
所述的连接部朝连接端子的一侧较宽、朝线体的一侧较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保护体与连接端子及线体注塑在一起而形成一体式结构,能够增加线体与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可以使线体被外力拉扯时迅速向外传递拉力,从而使线体不容易被拉断,使用寿命较长、安全系数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见附图1、2、3,本实用新型包括:保护体10、连接端子20、线体30,线体30前端与连接端子20电连接,保护体10将连接端子20与线体30的连接部包裹起来,在本实用新型中,保护体10与连接端子20及线体30注塑在一起而形成一体式结构,连接端子20与线体30的连接部被固定于保护体10内,另外,由于连接端子20与线体30的连接部位本身不是处于一个平面,所以利用连接端子20与线体30的自身结构就可以增加两者与保护体10之间的固定力,使得连接端子20和线体30不易松动,而且由于线体30与保护体10注塑在一起,当外力拉扯线体30时,作用力会被迅速传递开来,形成整个插头受力,从而不容易拉断线体30。
所述的保护体10后段具有连接部40,连接部40包裹线体30前端而与线体30形成一体;所述的连接部40朝连接端子20的一侧较宽、朝线体30的一侧较窄,类似流线型结构,可以较好的传递外力,减轻外力对线体30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线体30不容易被拉断,不需要增加内部结构即可以达到增加线体30稳定性的效果,具有使用寿命较长、安全系数较高的优点。
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石碣志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石碣志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31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几丁质酶型蛋白质的美容用途
- 下一篇:粉饼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