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53637.1 | 申请日: | 200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187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高跃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金鸿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46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电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家庭生活中,由于电器的数量在不断增长,而放置这些电器的场地却有限,人们都希望在有限的场地里放置尽可能多的电器,要在有限的场地放置多样电器,人们最希望的是各电器能在功能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小型化。典型的电器例如移动空调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被使用,几乎到处可见。既然移动空调在生活中使用得如此普遍,人们对其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因此各种移动空调必定会朝小体积,高性能化发展。为了提高移动空调的工作性能,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移动空调冷凝器的工作性能,也就是要求冷凝器能快速有效地冷却降温。
现在市场上常用的移动空调一般由底盘、至少两排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毛细管、水槽、打水马达及打水叶轮等器件组成。现有的移动空调内部设有至少两排冷凝器且至少两排冷凝器设置成有一定空隙的平行结构,这种平行的空隙结构造成冷凝器的体积较大,以至于所占用的移动空调的空间也相应变大,这就导致整个移动空调的体积比较大;同时,由于这种平行的空隙结构使至少两排冷凝器之间的空隙空间较大,当打水叶轮在打水马达的带动下高速运转从而将水槽中的水打散成颗粒状或雾状并洒在冷凝器上时,被打散的水不能充分的洒在冷凝器上,影响冷凝器的冷却速度;此外,现有的打水叶轮和水槽一般设于后排冷凝器外边,当打水叶轮在打水马达的带动下高速运转从而将水槽中的水打散成颗粒状或雾状并洒在后排冷凝器上时,被打散的水被也会洒落到移动空调的其它器件上对其它器件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从而使移动空调的工作性能降低。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移动空调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性能高、体积小、且能实现快速地冷却降温的移动空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空调,包括底盘、至少两排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毛细管、水槽、打水马达及打水叶轮,所述至少两排冷凝器、压缩机及打水马达设于所述底盘上,所述压缩机分别与所述至少两排冷凝器和蒸发器连通,所述毛细管分别与所述至少两排冷凝器和蒸发器连接,所述水槽设于所述底盘上并位于所述至少两排冷凝器下方,所述打水叶轮设于所述水槽内,所述打水马达通过转动轴与所述打水叶轮连接;其中,所述至少两排冷凝器各有一部分贴合连接形成闭合区,其余部分分开形成敞开区,所述打水叶轮设于所述至少两排冷凝器的敞开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排冷凝器的相应一端贴合连接形成所述闭合区、相应另一端分开形成所述敞开区。
较佳地,所述至少两排冷凝器均为L形并设于所述底盘的相邻两边。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排冷凝器的相应两端分别贴合连接形成所述闭合区、相应中部相互分开形成所述敞开区。
较佳地,所述至少两排冷凝器均为U形并设于所述底盘的相邻三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具有闭合区和敞开区,所述闭合区的设计使所述至少两排冷凝器在不影响冷凝效果的前提下,结构更紧密,减小了所述至少两排冷凝器占用移动空调的空间;同时,由于闭合区的设计使所述至少两排冷凝器之间的空隙空间变小,当设于所述至少两排冷凝器敞开区的打水叶轮在所述打水马达的带动下高速运转并将所述水槽中的水打散成颗粒状或雾状时,所述被打散的水能充分的洒在所述至少两排冷凝器上,因此加快了所述至少两排冷凝器的冷却速度;并且,所述被打散的水只会洒在所述至少两排冷凝器上对所述至少两排冷凝器进行冷却,不会洒落到所述移动空调的其它器件上对其它器件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提高了所述移动空调的工作性能。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空调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移动空调的截面图,详细显示了所述移动空调的打水叶轮。
图3为图1所示移动空调进行气体交换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空调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移动空调的截面图,详细显示了所述移动空调的打水叶轮。
图6为图4所示移动空调进行气体交换时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金鸿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金鸿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36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