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臭地漏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4125.7 | 申请日: | 200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631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袁广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广雄;何秋霞;邹贵英 |
主分类号: | E03C1/298 | 分类号: | E03C1/29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晓林;任海燕 |
地址: | 516001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臭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臭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普遍使用在室内室外需要排水的部位,现有普通地漏主要包括一个过滤盖板,可以对大的杂物进行过滤;过滤盖板卡在一个凹槽上,凹槽可以储存一定的水分,既可以沉淀杂物,防止堵塞下水道,也可以起到水封的作用。但是这类水封结构的地漏,不能阻挡臭气或害虫从下水管道进入。
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防臭地漏,这类地漏除了排水过滤功能外,还能起到防止下水道内的臭气倒溢的功能。现有的防臭地漏一般采用壳体、扣碗、过滤盖,通过扣碗内的积水和壳体内设的悬浮防臭盖达到防臭的目的,其本质是通过水来阻止污气回流,效果不明显,而且水会不断蒸发掉,没有了水时密封效果就更差。最近也出现了一些在基座内安装有单向阀的防臭地漏,但大多结构复杂,需要有弹簧或者配重等结构,制造成本高,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臭气、防污水倒溢的防臭地漏,这种地漏在不影响排水量的情况下,通过阀门来有效防止污气、污水回流,同时能有效防止细菌和其它有害生物从污水管道进入室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设计一种防臭地漏,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顶部的用于封档地面下水口的过滤盖板,在基座内设有垂直挡板,挡板的内侧形成进水管,挡板的外侧和基座内壁形成空间构成出水段,出水段和进水管形成一个连通器结构,所述出水段与出水管相连通,所述进水管与出水段相接处设置单向阀。
上述方案中的单向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单向阀的阀体与垂直挡板、基座密封连接。
为了增加密封效果,在出水段上配设有浮子盖,浮子盖形状与出水段管体形状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防臭地漏基座的出水段处设置了单向阀,此单向阀开关动作使得与地面入水口相通的进水管和出水段连通或隔断。当进水管内的污水达到较高的液位时,此污水柱所形成的压强通过连通器的原理传递到单向阀的下表面,推动单向阀阀芯向上打开阀门,阀芯和水压推动浮子盖向上运动,达到排水的目的;而当进水管由于长时间不排水而使得污水面下降,浮子盖就会缓慢向下降,从而关闭阀门;出水段的水压会使单向阀关闭更紧密。这种地漏不但密封性好,而且可以有效防止污水回流,进而防止臭气、害虫等从下水管到进入地漏。另外,由于配设了浮子盖还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在长时间不使用时保证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向阀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浮子盖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5所示,一种防臭地漏,包括基座2和过滤盖板1。在基座2内设有垂直挡板3,挡板主体为圆柱状,挡板3的内侧是进水管6,挡板3的外侧和基座2内侧的空间形成出水段7,出水段7和进水管6形成一个连通器;出水段7与进水管相接处设有单向阀4,单向阀包括阀体41和阀芯42,单向阀4阀体41与挡板3外侧和基座2内壁紧密配合,单向阀阀体下侧与进水管6相通,而单向阀阀体上侧与出水段7相连,在出水段上配设有浮子盖8,浮子盖8形状与出水段管体形状相配合。本实施例中基座形状不限,可以是方形还可以是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在防臭地漏基座的出水段7设置单向阀4,此单向阀4在挡板3的外侧和基座2内侧所形成的空间内随着水压差开关,达到排水和密封的目的。当进水管内6的污水达到较高的液位时,此污水柱所形成的压强通过连通器的原理传递到单向阀4的下表面,推动单向阀阀芯41向上打开,污水进入出水段并推动浮子盖8向上运动,进而使污水流入出水管来实现排水。
当进水管6内的没有污水进入或长时间不使用使进水管内的水面降低到一个较低的液位时,此液位污水柱所形成的压强会小于单向阀阀芯42本身的重量,致使单向阀阀芯关闭,同时浮子盖8也会缓慢向下降,直至浮子盖下端顶靠住单向阀。这样通过单向阀芯关闭和出水段与进水管之间的压差形成的液位密封来有效防止污气、污水回流。这种密封方式还可以有效防止细菌和其它有害生物从污水管道进入室内,达到双重密封的效果。
另外由于在出水段上配设了浮子盖,浮子盖形状与出水段管体形状相配合还可以减少出水段中水分的流失。这样当进水管内长期不进水时,进水管内的水分会自然减少,而出水段中由于浮子盖的存在却能保证一定的水位,从而保证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广雄;何秋霞;邹贵英,未经袁广雄;何秋霞;邹贵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41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挤出设备专用集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