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生物培养皿抗菌清洗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4320.X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953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罗耿荣;罗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耿荣 |
主分类号: | B08B9/20 | 分类号: | B08B9/20;B32B15/00;B32B33/00;A61L2/2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19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培养皿 抗菌 清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微生物培养皿抗菌清洗机。
背景技术:
在医疗、药物、基因和蛋白质研究、生物研究、药物开发实验室以及其它生物技术应用领域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培养皿来盛放实验样品,以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皿用完以后都需要进行清洗,以备下次再用。
现在还没有专门用于自动清洗培养皿的清洗机,使用过的培养皿一般是人工拿到清洗台用水进行清洗,这样工作量大、浪费时间,并且容易损坏培养皿。现有的清洗机不具有抗菌功能,就算经过严格的清洁流程,清洗机四周分布的各种细菌、真菌和藻类等微生物仍会污染清洗机的外表面,其表面在受到微生物污染后不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进而污染了培养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纳米银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微生物培养皿抗菌清洗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微生物培养皿抗菌清洗机,它包括有清洗机,所述清洗机的外表面披覆有纳米银抗菌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清洗机,清洗机的外表面披覆有纳米银抗菌材料层,由纳米银构成的纳米银抗菌材料层的活性成分为银离子,银离子通过离子交换缓慢释放出来,被微生物细胞吸收后可以阻断微生物关键的功能,从而导致微生物的死亡,能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成长,具有较有的抗菌作用;并且纳米银抗菌材料层的银离子释放的过程较缓慢,但足够确保纳米银抗菌材料层的表面维持有效的作用浓度,作用时间较长,抗菌功效持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2,微生物培养皿抗菌清洗机,它包括有清洗机1,清洗机1的外表面披覆有纳米银抗菌材料层2。由纳米银构成的纳米银抗菌材料层2的活性成分为银离子,纳米银表面还原电势高,能够使周围空气产生原子氧,可以起到杀菌作用。纳米银可以强烈吸附细菌体内酶蛋白分子中的SH、-NH2、-COOH等基因,并与之反应,阻碍了蛋白质的合成和能量来源,破坏了细菌的细胞膜,致使细菌死亡。当细菌死亡后,纳米银又重新游离出来,与其他细菌接触,进行新一轮灭菌活动,如此反复不断地杀死细菌。实验表明,一个被杀死的大肠杆菌周围就吸附有107~108个纳米银离子,表明此纳米银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作用。银离子也可和致病菌中的DNA结合,与DNA碱基结合的银离子彼此形成交叉链接,导致病菌中的DNA结构变性,抑制其复制,使致病菌失去活力。银离子还能和细菌细胞壁上暴露的肤聚糖反应,形成可逆性复合物,使其不能把氧转运进细胞,阻止病菌活动,导致其死亡。纳米银抗菌材料层2中的纳米银粒子大小为1~10纳米,分散均匀,生产工艺成本低,应用时无害。
银离子通过离子交换缓慢释放出来,被微生物细胞吸收后可以阻断微生物关键的功能,从而导致微生物的死亡,能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成长,具有较有的抗菌作用;并且纳米银抗菌材料层2的银离子释放的过程较缓慢,但足够确保纳米银抗菌材料层2的表面维持有效的作用浓度,作用时间较长,抗菌功效持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耿荣,未经罗耿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43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除尘器用双排扁针阴极线
- 下一篇:一种球体筛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