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排错位式接线端子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4345.X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3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特电子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28 | 分类号: | H01R9/28;H01R4/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错位 接线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变频器、工业控制、仪器仪表等行业用的接线端子,特别指的是一种用于连接PCB板的双排错位式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电源、变频器、工业控制、仪器仪表等行业使用的双排接线端子,该双排接线端子都是并列双排的,如果要达到较高的电气性能和绝缘性能,就需要增大两排引脚之间的距离,这样,不仅浪费了原材料,增加生产成本,而且还增大了使用空间,给客户安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排错位式接线端子,它在同样的使用空间里可达到较高的电气性能和绝缘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排错位式接线端子,由绝缘本体、引脚和固定片组成,绝缘本体呈阶梯状,在绝缘本体的上、下阶梯底板上设有等距隔片,相邻两个隔片与阶梯侧板形成一个底座,每个底座上安装有一根向下贯穿的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两排底座位置为交错状态。
所述的绝缘本体底部两边设有一个固定片。
所述的上、下两排引脚采用不同长度,不同长度的引脚在穿出绝缘本体后长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所述上、下两排底座位置为交错状态,采用前后交错式接线,可增加了此接线端子的爬电距离(两个导电部件沿绝缘材料表面测得的最短距离),使此接线端子能够承受更高的电压冲击,同时,在使用上起到了节省空间的作用。使用可靠性更高;在绝缘本体底部两边各有一个固定片,便于焊接时定位;本实用新型绝缘本体采用一体式结构,使用简便。底座三面设有防触电保护功能的面板,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触电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绝缘本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附图1、图2所示的一种双排错位式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用于连接PCB板,由绝缘本体1、引脚2、3和固定片4组成。绝缘本体1呈阶梯状,绝缘本体1采用塑胶材料一体成型。在绝缘本体1的上、下阶梯底板10上设有等距隔片11,相邻两个隔片11与阶梯侧板13形成一个底座12,所述的底座12三面设有防触电面板,三面防触电面板包括相邻两个隔片11和阶梯侧板13。
如附图1、图2所示,每个底座12上安装有一根向下贯穿的引脚2、3,所述的上、下两排引脚2、3采用不同长度,上排引脚2为长引脚,下排引脚3为短引脚,上、下两排不同长度的引脚2、3在穿出绝缘本体1后长度相同,这样可便于连接PCB板时焊接。
如附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上、下两排底座12位置为交错状态,下排底座相对于上排底座有半个底座宽度的偏移,同时两排引脚2、3也呈错位状态,采用前后排交错式接线,可增加电介质爬电距离,从而使此接线端子能够承受更高的电压冲击,同时,在使用上起到了节省空间的作用。
如附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本体1底部两边各有一个固定片4,固定片4安装在绝缘本体1底部的安装孔41内,便于焊接时定位,固定片4倒扣式连接绝缘本体1。
如附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螺钉5打紧的方式来固定导线的,拧开螺丝5的时候,将导线压在螺钉5压板和引脚2、3截面之间,然后压紧,即实现了PCB板于导线之间的电连接,在绝缘本体1底部设有PCB板插孔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特电子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杰特电子实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43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