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旅行箱包的伸缩拉杆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4939.0 | 申请日: | 200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366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吴世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世泉 |
主分类号: | A45C13/26 | 分类号: | A45C13/26;A45C5/00;A45C3/00 |
代理公司: | 江门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柏林 |
地址: | 529100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旅行 箱包 伸缩 拉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旅行箱包,特别是一种旅行箱包的拉杆。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带伸缩拉杆的箱包在拖运行李时,特别是当行李较重时,易出现伸缩拉杆的外管管口裂开的情况,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参照图1,现有的带伸缩拉杆的箱包的伸缩拉杆主要包括内、外管和连接内、外管的衬套,衬套安装定位在外管管口。拖运行李过程中,对外管而言,内管对外管的作用力通过衬套直接作用在外管的管口处,极易导致外管管口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原理简单、结构巧妙、易于生产、使用效果好、可避免外管管口开裂的旅行箱包伸缩拉杆。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旅行箱包的伸缩拉杆,包括嵌套安装的内管和外管,内管通过安装于外管管口的衬套内嵌装于外管内,内管上位于外管内的一端连接有定位活塞,衬套上对应于外管口部管壁处设有凹部,凹部上边缘的位置高出或平齐于所述外管的管口;凹部设于衬套与外管相结合的衬套外侧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设有凹部的衬套后,在拖拉旅行箱包过程中,内管作用至衬套上的外力不再作用在外管的管口位置,而是下移至管壁上,避免了外管管口开裂情况的发生,改善了伸缩拉杆的内部受力状况,提高了拉杆的耐用性,给使用者带来极大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伸缩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伸缩拉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伸缩拉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伸缩拉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旅行箱包的伸缩拉杆,包括嵌套安装的内管1和外管2,内管1通过安装于外管2管口的衬套3内嵌装于外管2内,内管1上位于外管2内的一端连接有定位活塞10,衬套3上对应于外管2口部管壁处设有凹部30,凹部30上边缘的位置高出或平齐于所述外管2的管口,凹部30设于衬套3与外管2相结合的衬套外侧侧面上。伸缩拉杆的衬套通常是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制作,通过在衬套颈部即衬套与外管2相结合处减胶的方式即可实现凹部30的成型。
通常的旅行箱拉杆的衬套结构如图1所示。拖运行李过程中,内管1作用至衬套3的作用力主要通过A、C两处作用至外管2上,而A处即外管管口处相对而言是强度比较薄弱的位置,因此,使用过程中易使外管管口破裂。当在衬套上设置凹部30后,在同样的使用条件下,内管1对衬套3的作用力将主要通过B、C两处作用到外管2上,这样B处的作用力不再在外管2的管口处,而是在管壁上,这就极大提高了外管2的抗张强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将受力点由A处移动到B处。
参照图4,凹部30贯通衬套3的侧壁,这样可以更可靠地保证受力点下移至B处。
参照图5,凹部30设于衬套3与内管1相配合的衬套内侧侧面上。由于衬套3一般为塑胶件,并且在设置凹部30后,其壁变薄,当内管1作用至衬套3时,凹部30下缘受到作用力后,会向靠近外管2的方向变形,直至抵住外管2内壁,使作用力仍然能主要地作用在B、C两处,实现受力点从A处往B处的转移。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拉杆后,外管管口的受力点下移至管壁上,改善了管口的受力状况,增加了伸缩拉杆的耐用性,给使用者带来了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旅行箱包、拖拉箱包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世泉,未经吴世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49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