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5043.4 | 申请日: | 200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6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图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3/00 | 分类号: | H01R33/00;H01R13/22;H01R1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5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及数字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内,通常都设有一电池连接器,电池连接器用于与电池连接,凭借此来向消费电子产品提供工作电能。
现有的电池连接器包括有一绝缘本体及若干接触端子。绝缘本体上开设有若干端子槽。若干接触端子收容在绝缘本体的端子槽内。接触端子都具有弹性部和与弹性部相连接的接触部,接触部依靠弹性部的弹性推顶而可活动地伸出绝缘本体外,以与电池相对接来实现电能的传输。
然而,上述电池连接器因接触端子的弹性部和接触部活动时需要占用较大活动空间,所以此类电池连接器的体积较大,显然和当前消费性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要求相违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的电池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池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若干第一端子、一导接件及若干第二端子。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和左、右两侧壁,基部和左、右两侧壁围合成收容空间,左、右两内侧壁上均开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一接合部;若干第一端子装设在绝缘本体上,且具有一固持部、一焊接部及一接触部;导接件具有一主体部,主体部开设有若干端子槽,主体部的左、右两侧面处凸设有第二接合部,主体部收容在绝缘本体的收容空间内,第二接合部卡持收容在第一接合部内;若干第二端子固持在导接件的端子槽内,且具有一可与所述接触部相互接触的抵接部、一卡持部及一导线固接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器将第一端子收容在绝缘本体的收容空间内,且无须如现有技术可活动的弹性部和接触部占用较大伸缩空间,所以可有效地减小电池连接器体积,以满足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池连接器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电池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4为图2所示导接件的一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电池连接器的第二端子的立体图。
图6为图1所示电池连接器的第一端子的立体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电池连接器100绝缘本体1
基部 11 卡持孔 111
左侧壁 112 右侧壁 113
后侧壁 114 收容空间 12
固持槽 13 第一固持块 14
第一接入槽 15 第一间隙槽 16
焊脚接入槽 17 第一端子 2
固持部 21 第一固接部 211
第二固接部 212 焊接部 22
接触部 23 固定件 3
基板 31 固持脚 32
导接件 4 主体部 41
端子槽 42 槽墙 420
卡固块 4201 槽壁 421
顶槽壁 422 挡持块 43
卡固槽 431 卡持槽 44
卡持孔 45 定位槽 46
第二固持块 47 第二接入槽 471
第二间隙槽 48 第二端子 5
抵接部 51 卡持部 52
卡扣 521 导线固接部 53
卡接部 531 固持脚 5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三个第一端子2、两固定件3、一导接件4及三个第二端子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50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六氟化硫环网开关柜
- 下一篇:具有烧烤功能的微波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