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作电磁炉加热装置的加热线圈盘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5628.6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584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华;陆应祥;余宙生;方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金泰利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36 | 分类号: | H05B6/36;F24C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作 电磁炉 加热 装置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作加热装置的线圈盘,具体来说是一种用在电磁炉作加热装置的线圈盘。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电磁炉都采用平面形状的面板,电器元件多是设在炉面下的炉体内部,线圈盘由多股漆包线在线盘支架绕线面上由内到外一圈圈或紧密或间隔地绕制成平面状或弧面状线盘,或在中间部位稀疏地绕制几圈,外围紧密地绕制形成内外两个平面状线盘。但采用以上结构形式的线圈盘的电磁炉在煮食时,锅具的重量通过炉体传递到承重面,炉体内的加热装置等电器元件均一并承受锅具的重量,一方面很容易造成电器元件的损坏,缩短了电磁炉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限制了电磁炉的承载范围,局限了电磁炉的使用范围,大多数只能在居民家庭内使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承重范围大的电磁炉加热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作电磁炉加热装置的加热线圈盘,包括线圈、引出线、磁条和电木环,所述线圈盘呈圆柱形。
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完善:
所述线圈组由多股漆包线绕制在圆柱形电木环上。
所述线圈组由多股漆包线一圈圈螺旋状绕制在圆柱形电木环上,线圈组的圈与圈之间留有空隙,整个线圈组的绕线为均匀分布。
所述线圈组的圈与圈的空隙为1mm~10mm。
所述电木环边缘设有三个以上的安装角,安装角上设有圆孔。
所述线圈盘设有两条以上的磁条,磁条沿圆柱形线圈组母线设置,在线圈组外阵列分布。
所述安装角下设有磁条。
所述线圈盘设有铝线,铝线两端折起并套有非金属套管,铝线两端之间用弹簧连接固定。
所述线圈组与磁条之间设有绝缘片,绝缘片与线圈、绝缘片与磁条之间通过树脂固定、硅胶加固。
所述绝缘片为云母片。
与现有技术的平面或弧面线圈盘相比,本发明所述电磁炉加热装置用的线圈盘绕制成圆柱形,改变了电磁炉通的加热方式,避免了电磁炉工作时载重锅具对炉体及电器元件的损坏,增长了电磁炉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满足了大容量煮食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F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作电磁炉加热装置的加热线圈盘,包括线圈组2、引出线6、磁条3和电木环1,所述线圈盘呈圆柱形。
如图1、2所示,所述线圈组2由多股漆包线绕制在圆柱形电木环1上。
如图1、2所示,所述线圈组2由多股漆包线一圈圈螺旋状绕制在圆柱形电木环1上,线圈组2的圈与圈之间留有空隙,整个线圈组2的绕线为均匀分布。
如图2所示,所述线圈组2的圈与圈的空隙为1mm~10mm。
如图1所示,所述电木环1边缘设有六个安装角4,安装角4上设有圆孔41。
如图1、2所示,所述线圈盘设有二十四条磁条3,磁条3沿圆柱形线圈组2母线设置,在线圈组2外阵列分布。
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角4下设有磁条3。
如图1、2、4、5所示,所述线圈盘设有铝线5,铝线5两端折起并套有非金属套管7,铝线5两端之间用弹簧8连接固定。
如图1、2、3、4、5所示,所述线圈组2与磁条3之间设有绝缘片9,绝缘片9与线圈组2、绝缘片9与磁条3之间通过树脂固定、硅胶10加固。
如图1、3所示,所述绝缘片9为云母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金泰利电器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金泰利电器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56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