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谐光纤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55630.3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740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库通讯(珠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4 | 分类号: | G02B6/34;G02B1/10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中 |
地址: | 51903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谐 光纤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滤波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谐光纤滤波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光纤通讯系统的容量以及光纤通讯系统的传送速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光纤通讯系统中,需要应用一个宽带光源以及一个可调谐的光纤滤波器,可调谐光纤滤波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共振效应,只让宽带光源发出的光中特定波长的光在光纤中低损耗地传送,而其他波长的光尽可能多地滤除。现有的一种可调谐光纤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现有的可调谐光纤滤波器包括有一根输入光纤10以及一根输出光纤20,输入光纤10以及输出光纤20均为单模光纤,其中心具有纤芯11、21,纤芯11、21的芯径很小,一般只有6~9微米。输入光纤10的端面12与输出光纤20的端面22之间平行相对,两端面12、21之间具有一距离L1,形成谐振腔15。光从输入光纤10出射后进入谐振腔15,各种波长的光在谐振腔15内产生光共振,适当地设计谐振腔15的结构参数,可以使只有特定波长的光才得以入射到输出光纤20中,从而实现滤波作用,让特定波长的光在输出光纤20中低损耗地传送。
但是,由于单模光纤纤芯的芯径很小,光从输入光纤10出射后容易发散,并且发散角度较大,因此,这种可调谐光纤滤波器的输入光纤10的端面12与输出光纤20的端面22必须靠得很近,一般只有几微米,使距离L1很小。这样,自由谱区宽度(FSR,FreeSpectrum Range)的范围以及大小受到限制。在超精细光谱分析中,为了获得较小的自由谱区宽度,就需要增大距离L1,这样便使光纤传送的插入损耗急剧增大而不能被接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另一种可调谐光纤滤波器在输入光纤10的端面12与输出光纤20的端面22之间增加一个光纤晶体,这种可调谐光纤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包括输入光纤10、输出光纤20以及光纤晶体(Fiber Wafer)30,光纤晶体30粘贴在输出光纤20的端面22上,以减少输入光纤10的端面12与输出光纤20的端面22之间空气距离,使两光纤端面之间的空气距离L2只有几微米,从而减少光耦合时的插入损耗。
然而,由于光纤晶体30是在单模光纤中切去只有微米数量级的一段而形成,制造这种可调谐光纤滤波器时,需要将长度只有几微米的光纤晶体30粘贴在输出光纤20的端面22上,操作难度大,耗费时间多,大大增加可调谐光纤滤波器的生产成本。并且,一旦光纤晶体30不能精确地粘贴到输出光纤20的端面上,同样会导致光传送的插入损耗增大,不利于特定波长光信号的传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且光传送的插入损耗小的可调谐光纤滤波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其制造方便的可调谐光纤滤波器。
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谐光纤滤波器包括输入光纤以及输出光纤,输入光纤的端面与输出光纤的端面平行相对,并形成谐振腔,其中,输入光纤以及输出光纤均为扩芯光纤,输入光纤端面处纤芯的芯径与输出光纤端面处纤芯的芯径相等。
由以上方案可见,由于可调谐光纤滤波器的输入光纤及输出光纤均采用了扩芯光纤,光从输入光纤的端面射出时发散度变小,可以保障即使输入光纤的端面与输出光纤的端面间距较大,甚至光纤端面的平行性不十分完美,出射光仍可保持较低的插入损耗,从而可使自由光谱区的可选择范围增大。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谐光纤滤波器不需要在输入光纤与输出光纤之间设置光纤晶体,不但降低可调谐光纤滤波器的生产成本,还简化生产工艺,提高可调谐光纤滤波器的生产效率。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扩芯光纤的端面经过抛光处理,并且在端面上镀上高反膜,在扩芯光纤的端面镀上反射率较高的高反膜后,输入光纤射出的光在谐振腔内获得充分的反射,可以获得锐度(Finesse)更高的光谱。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可调谐光纤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另一种可调谐光纤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透过光谱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库通讯(珠海)有限公司,未经光库通讯(珠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56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空作业车底架的可伸缩式支撑轴
- 下一篇:电池弹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