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饭锅发热盘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5658.7 | 申请日: | 200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440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锡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锡盛 |
主分类号: | A47J36/24 | 分类号: | A47J36/24;A47J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献民 |
地址: | 5240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饭锅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饭锅,具体是一种电饭锅发热盘。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电饭锅,其内部结构中的发热盘,不管是大功率的发热盘,还是小功率的发热盘,其内的发热管均采用单圈设计,对于大功率发热盘来说,会存在传热不均匀、传热效率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发热盘的功率大小对发热管进行单独设计从而使其传热更均匀、传热效率更高的电饭锅发热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饭锅发热盘,包括有传热板、发热管,发热管截面为梯形结构,通过钎焊固定于传热板的底部,当发热盘为小功率时,所述发热管为单圈环形结构;当发热盘为大功率时,所述发热管为多圈环形结构。
所述发热管的多圈环形结构,发热管紧贴着传热板径向多圈分布。
所述的发热管截面呈梯形结构,截面中最长的边与传热板紧密接触并通过钎焊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根据发热盘的功率大小对发热管进行单独设计,对于大功率发热盘来说,发热管为多圈环形结构,不仅传热更均匀而且结构坚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沿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大功率的电饭锅发热盘,包括有传热板(1)、发热管(2),发热管(2)位于传热板(1)的底部并与传热板(1)相接触并钎焊固定,所述发热管(2)为多圈环形结构,管载截面呈梯形。发热管(2)的多圈环形结构,发热管(2)紧贴着传热板(1)径向多圈分布。对于大功率电饭锅发热盘的发热管(2)采用多圈环形结构,其传热更均匀、结构坚固、传热效率更高。
如图3、图4所示,小功率的电饭锅发热盘,包括有传热板(1)、发热管(2),发热管(2)直接钎焊在传热板(1)的底部,所述发热管(2)为单圈环形结构,管载截面呈梯形。对于小功率的电饭锅发热盘的发热管(2)采用单圈结构,其工艺简单、用料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锡盛,未经张锡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56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盗窗
- 下一篇:一种拉窗用的防盗窗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