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推压杆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56113.8 | 申请日: | 200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988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曾燕飞;黄国洪;董过房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燕飞 |
主分类号: | B29C47/00 | 分类号: | B29C47/00;B29C47/54;B29C47/58;B29C47/08;B29K27/18;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冬涛 |
地址: | 5262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推压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四氟乙烯软管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聚四氟乙烯软管生产中的下加坯方式推挤的新型推压杆。
背景技术
目前,聚四氟乙烯软管生产设备中的下加坯方式推挤部件,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内的料腔4、主芯杆3和传动杆1,设置在料腔4内的主芯杆3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通过支架5与传动杆连接,传动杆与蜗轮箱传动部件2连接,料腔4的底部设置有锥体6,锥体6的末端设置有口模7。这样结构的加坯料腔长度一般达到800~1200毫米,整机安装高度将达到18~20米,主芯杆长度在3~4米。由于聚四氟乙烯软管在生产时必须有一相应尺寸的主芯杆悬挂于料腔中间,该主芯杆对表面光洁度、圆度、直线度以及硬度的综合指标要求十分高。这样由于主芯杆细长容易变形、加工困难,是生产配套模具中存在的一大技术难题。上述推挤部件存在着体积庞大、安装高度过高、安装困难以及制造成本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推挤部件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整体安装高度,减少安装空间的新型推压杆。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新型推压杆,包括机架、活塞杆、驱动装置、料腔、活动板和主芯杆,驱动装置的底端与机架连接,驱动装置的顶端与活动板连接,活动板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活塞杆的底端装设在料腔内;料腔的底端固定在机架上,料腔的上端通过固定板固定;料腔内的主芯杆通过设置在固定板上的主芯杆固定横梁固定;在活塞杆内设置有容纳主芯杆上下运行的腔体。
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设置有两个。
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是驱动油缸。
所述的活塞杆的端部连接有活塞头。
所述的主芯杆内的腔体可以是设置在主芯杆内的矩形槽。
所述的矩形槽的宽度比主芯杆的直径大5毫米。
所述的矩形槽的长度比料腔在实际生产时往返运行长度长100~200毫米。
本实用新型将原来用电机驱动传动杆往下压做垂直运动推动活塞杆,改为用两支液压油缸同时往下拉做垂直运动推动活塞杆,有效的减少了活塞杆作推挤运动的传递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备的整体高度安装空间可降低1/3(由18米降低到12米),主芯杆长度可缩短50%(由4米缩短到2米),在满足现有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地解决了设备局限于高度要求的安装空间和主芯杆加工难的实际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推挤部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推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新型推压杆,如图2所示,包括活塞杆12、驱动装置11、料腔4、活动板13和主芯杆3。驱动装置11的底端与机架5连接,驱动装置11的顶端与活动板13连接。活动板13与活塞杆12固定连接,活塞杆12装设在料腔4内,活塞杆12的端部连接有活塞头8。料腔4的底端固定在机架5上,料腔4的上端通过固定板9固定,固定板9可以通过两根立柱与上固定板连接。料腔4内的主芯杆3通过设置在固定板9上的主芯杆3固定横梁10固定。在活塞杆12内设置有容纳主芯杆3的腔体,以便于主芯杆3能够在活塞杆12内运动。驱动装置11可以设置有两个。驱动装置11可以是驱动油缸。在料腔4的底端设置有锥体6和口模7。如图3所示,主芯杆3内的腔体可以设置在主芯杆3内的矩形槽14。矩形槽14的大小比芯杆直径大约5毫米,长度比料腔4在实际生产时往返运行长度长100~200毫米。
本实用新型在活塞杆12内设置有矩形槽14,在装配时利用主芯杆固定横梁10直接穿过活塞杆12中间的矩形槽14,而主芯杆固定横梁10的两端用螺钉与固定板9连接紧固。在生产时主芯杆固定横梁10不需拆掉,活塞杆12的上下行程空间取决于活塞杆12内的矩形槽14的长度,有效的降低整体安装高度,减少安装空间。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只需打开锥体6,加入成型预制坯即可实施生产,操作快速简单,从而确保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必然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燕飞,未经曾燕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61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丝绳芯胶带生产用的钢丝绳多功能分梳装置
- 下一篇:音频发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