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56633.9 | 申请日: | 200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9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邢淑敏;尹茜;梁祥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4 | 分类号: | F28D1/04;F28F1/02;F28F9/02;F25B3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双皓 |
地址: | 519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排水 功能 通道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
背景技术
微通道换热器运用于空调领域,其优点是: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但传统微通道换热器一般采用微通道扁管与散热翅片层叠放置;作为蒸发器使用时,析出的凝露水容易积聚于翅片通道中,难以排除,使空气流道的风阻和翅片传热热阻显著增加,降低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凝露水容易被吹入室内,导致蒸发器不可用。在作为空气源热泵冷凝器使用时,制热化霜后的大量融霜水积聚在各翅片之间,不易排出,增大空气流动阻力;同时容易使霜层越积越厚,甚至结冰,大大降低热泵性能。由图1可知,在风机的作用下,微通道换热器上的凝露水或融霜水大部分聚集于换热翅片背风侧的积水区3,增加了空气侧风阻和翅片侧的热阻,从而降低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目前微通道换热器的波浪形翅片表面主要采用开窗形式,产生的凝露水或融霜水容易在各开窗处形成液桥,进一步降低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本实用新型可以及时的将微通道换热器上的凝露水或融霜水及时去除,提高了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集管、微通道扁管及翅片,微通道扁管连接在集管上并与集管相通,在微通道扁管上并行设有多个翅片,各翅片的其中一侧为迎风侧,另一侧为背风侧;在各翅片上设有排水孔,各翅片上的排水孔相互贯穿。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翅片上设置有排水孔,当翅片上积存有凝露水或融霜水之后,可以通过排水孔向下排出,由于各翅片上的排水孔相互贯穿,上部翅片上的凝露水或融霜水通过排水孔排出之后,可通过下部翅片的排水孔继续向下排出。本实用新型可以及时的将翅片的凝露水或融霜水排出,降低了凝露水或融霜水对翅片换热的影响,提高了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结构是:
各所述翅片的其中一侧为迎风侧,另一侧为背风侧,所述各排水孔位于翅片的背风侧。由于凝露水或融霜水主要积存于背风侧,所以将排水孔设于背风侧可方便凝露水或融霜水的排出,当然根据需要,排水孔也可设于翅片的中部。
各所述翅片上的所述排水孔为至少两个。通过增加翅片上排水孔的数量可以提高排水的效果。但排水孔不可过多,因为排水孔增多,则翅片部分换热面积减少,容易降低换热性能。
所述排水孔为方形或弧形,也可根据需要设置成其它形状。
所述翅片与微通道扁管相连的边为连接边,所述排水孔设于该连接边处.从排水孔流出的水可以顺着微通道扁管流动并最终汇集.
在所述翅片的表面设有引流纹,该引流纹通向所述排水孔。翅片表面的引流纹可以对翅片表面的凝露水或融霜水起到引导作用,使凝露水或融霜水按设定的方向流动并汇集,同时加快排泄速度。
在所述微通道扁管的表面设有引流纹,该引流纹位于所述排水孔内。进一步,设于所述微通道扁管上的所述引流纹为至少两条,该至少两条引流纹分别设于所述排水孔的两侧。该引流纹的主要作用是起到汇集液膜或液珠和加速排水的作用。
在所述集管上设有插入口,所述微通道扁管插入该插入口内,在插入口旁侧的集管表面上也设有引流纹,进一步,该引流纹与所述微通道扁管上的引流纹相对应且所述集管上引流纹的长度超过所述集管直径的一半。当凝露水或融霜水从微通道扁管上流下之后,可再次由集管上的引流纹进行引流。
所述微通道扁管为两个,两个微通道扁管相对设置,所述翅片的两个连接边分别与两个微通道扁管连接,在所述翅片的两个连接边上靠背风侧均设有所述排水孔,在翅片的表面设有引流纹,该引流纹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两个排水孔。翅片上的凝露水或融霜水可分别通过两侧的排水孔排出,两个排水孔之间的凝露水或融霜水可通过引流纹向排水孔排出。
众所周知,本实用新型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集管可呈水平状态放置,此时,微通道扁管呈竖立状。凝露水或融霜水沿着翅片表面向背风侧流动,在排水孔处汇集并流到下一个排水孔。
或者,所述集管呈竖立倾斜状,所述微通道扁管与所述集管垂直,该微通道扁管与水平面呈倾斜角度。此时,翅片部分的水是在重力和风的剪切力共同作用下,沿着翅片表面向背风侧移动;微通道扁管表面的水也是向背风侧移动,然后在排水孔处再汇集,沿微通道扁管表面从高端流向低端。
在所述微通道扁管表面设有引水槽,该引水槽将所述各排水孔贯穿。翅片上的凝露水或融霜水流到微通道扁管后,通过微通道扁管上的引水槽将凝露水或融霜水引流到集管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引流纹可以凹纹或凸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66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