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结构的水烟筒烟嘴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57243.3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4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冯耀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耀棕 |
主分类号: | A24F5/00 | 分类号: | A24F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29300 广东省开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结构 水烟筒 烟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烟筒,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水烟筒烟嘴。
背景技术
现时市场上,水烟筒烟嘴的结构和功能都比较单一。如图1(a)、1(b)所示,使用时,须用烟丝放在烟嘴10内,然后用有孔的铝纸包住,在放上热碳后,再进行吸用。但在使用前或使用时很难查看到底是否还有足够烟丝在烟嘴10内,只能凭感觉进行更换,容易造成烟丝不足,或浪费烟丝,使用起来非常不便并造成浪费。同时使用完时,因烟嘴10过热没法取下清除烟灰,必须等到冷却后或用夹子夹住才能取下清洗,既费时又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水烟筒烟嘴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水烟筒烟嘴,其结构简单,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烟筒烟嘴,其包括:烟嘴本体和连接在烟嘴本体上的金属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烟筒烟嘴,所述烟嘴本体包括:中间位置向上延伸形成的一长杆;接近本体边沿的地方开有多个便于烟气吸入的小孔;靠近长杆的中心部位设有的凹位;以及所述烟嘴本体的内部设置为一空腔,其底部设有与该空腔相通的圆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烟筒烟嘴,所述金属片为圆形,在该金属片的中心开有一可套入长杆的圆孔。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水烟筒烟嘴具有的优点是:
1)烟嘴具有的长杆用于烟嘴的取放而不会烫手,而且无论在吸烟过程中还是吸完烟后,随时均可拿取,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2)烟嘴上开有许多小孔,便于烟气吸入,但这些小孔要开在靠近烟嘴边沿的地方,而靠近长杆的中心部位设有凹位,用作保留烟丝燃烧后遗留下来的烟液,此烟液可增加吸烟时香烟的味道和香味;
3)烟嘴上配有的一金属片,可代替包住烟丝的铝纸,使用时可将碳直接放在金属片上,金属片受热并同时加热烟丝,供吸烟使用,而且可重复使用,避免浪费。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1(b)是先有技术的水烟筒烟嘴的剖面图。
图2(a)、2(b)是本实用新型的水烟筒烟嘴的烟嘴本体的剖面图。
图3(a)、3(b)是本实用新型的水烟筒烟嘴的金属片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水烟筒烟嘴的组合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水烟筒烟嘴应用于水烟筒上的示意图。
10:水烟筒烟嘴 20:水烟筒烟嘴
21:烟嘴本体 211:长杆
212:小孔 213:凹位
214:空腔 215:圆孔
22:金属片 221:圆孔
30:水烟筒主体 31:烟嘴连接件
32:下水管 33:滚珠
40:盛水容器 50:锥形连接件
60:吸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烟筒烟嘴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烟筒烟嘴20包括:烟嘴本体21和套在烟嘴本体21上的金属片22。所述烟嘴本体21上具有一长杆211,该长杆211用于烟嘴20的取放而不会烫手,而且无论在吸烟过程中还是吸完烟后,随时均可拿取,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所述烟嘴本体21上开有许多便于烟气吸入的小孔212,这些小孔212开在靠近烟嘴本体21边沿的地方。所述烟嘴本体21靠近长杆211的中心部位设有凹位213,其作用是保留烟丝燃烧后遗留下来的烟液,此烟液可增加吸烟时香烟的味道和香味。所述烟嘴本体21的内部设置为一空腔214,烟嘴本体21的底部设有与该空腔214相通的圆孔215,该圆孔215可方便烟嘴20套在水烟筒主体30上,并可通过胶圈密封避免漏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耀棕,未经冯耀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72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量塑身美体内衣
- 下一篇:变压吸附脱碳泄压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