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扎线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7360.X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7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凯尔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3/00 | 分类号: | B65D6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线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计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捆扎的扎线带。
背景技术
现在,用扎线带捆扎物体是常用的方式,常用的捆扎带是在板带的一端设置固定头,板带穿过固定头的孔中,板带上设置的止退凹槽卡在设置在孔内的卡舌上,实现将物品捆扎紧的目的。
但是现有技术的扎线带其固定头的卡舌有的太薄,卡舌强度不够,容易拉翻,但是卡舌太厚的话,板带插入力增大;另外固定头内设置的内部挂钩不是同时受力,两挂钩每次只有单边在受力,当第一个挂钩变形后第二个挂钩才起到支撑作用,降低了产品的拔出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锁止效果好、提高拔出力的新型扎线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扎线带,包括板带和固定头,所述固定头包括基体和用于卡住板带的卡舌装置,基体上设置卡舌装置,所述基体内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内设置挂钩;
所述卡舌装置中卡舌的根部设置一个凹槽,卡舌的背部与卡舌装置顶部之间有一空间,所述空间的大小为所述卡舌在空间内可以自由摆动;
所述固定孔内设置两个挂钩,挂钩为圆弧状,两个挂钩不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两个挂钩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插入固定孔中螺栓中螺纹的高度。
可选的,所述卡舌装置和基体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可选的,所述基体上设置有一个圆形固定孔和一个矩形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扎线带具有以下优点:
(1)在卡舌的根部设置一凹槽,避免了卡舌根部设计过薄时舌头强度不够、容易拉翻、而卡舌根部设计过厚导致卡舌强度过大、板带插入力增大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卡舌弹性增强,锁止效果好;
(2)卡舌背部空间大小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卡舌存在的问题,现有技术卡舌在板带插入还没有锁紧的状态下,卡舌上的凸起已经严重磨损,降低了板带的锁止力甚至导致板带与卡舌之间锁止作用的失效,本实用新型增大了卡舌背部空间的大小,使得在锁紧过程中卡舌弹回,卡舌上的凸起只与板带有轻微的接触或者没有接触,减小了摩擦力,所以板带不会伤到凸起,提高了扎线带的锁止力及避免了板带与卡舌之间锁止作用的失效;
(3)将内部挂钩设计成圆弧状,使挂钩刚好包围着安装螺柱,这样挂钩整个圆弧都在受力状态,而原有技术设计的挂钩只有小面积受力;而且挂钩的头部强度也集体增强,提高了产品的拔出力;
(4)将挂钩设计成一高一低的状态,两挂钩之间垂直的距离为螺纹的高度,这样挂钩刚好符合安装螺柱上的螺距,两挂钩同时受力且均匀,大大提升了产品的拔出力.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扎线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固定头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扎线带固定头的立体图;
图4为图2的后视图;
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
图6为图4的C-C剖视图;
图7为图5的A-A剖视图,
图8为图虚框内5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8所示(其中图3为从图1中固定头另一面的角度看过去的结果),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扎线带,包括板带1和固定头2,所述固定头2包括基体3和用于卡住板带的卡舌装置4,基体3上设置卡舌装置4,卡舌装置4与基体3可整体注塑成型,基体3内设置有固定孔301,固定孔301内设置挂钩302,固定孔用于将扎线带的基体2固定在其他物体上;
如图3、图5和图8所示,所述卡舌装置内卡舌402的根部设置一个凹槽403,设置凹槽使得卡舌的弹性增强,而且避免出现强度不够、容易拉翻的现象;卡舌402的背部与卡舌装置顶部404之间有一空间405,所述空间405的大小为所述卡舌402在空间405内可以自由摆动,增大了卡舌背部空间405的大小,使得在锁紧过程中卡舌402弹回,卡舌上的凸起401只与板带1有轻微的接触,所以板带1不会伤到凸起401,提高了扎线带的锁止力及避免了板带1与卡舌402之间锁止作用的失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凯尔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凯尔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73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刀端面铣床
- 下一篇:大视野教学用激光雕刻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