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轮发电机组制动及顶转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57614.8 | 申请日: | 200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650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苏清杰;陆盛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零陵恒远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1/00 | 分类号: | F03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0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轮 发电 机组 制动 转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轮发电机组,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发电机制动及检修时顶转子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缩短停机时水轮发电机组的惰行时间,防止推力轴瓦烧损,停机过程中必须在低转速区对机组进行连续制动。目前水轮发电机组的制动方式一般采用机械制动方式,该方式的工作原理是:接到停机命令后,机组与系统解列(跳机组油开关、励磁开关),调速器停机把手打到停机位置,当机组转速下降到额定转速的35%时,打开制动通气阀门,用5~7kg/cm2的压缩空气顶起制动器顶部的制动块,使之与固定在发电机转子底部的制动环相接触,产生摩擦制动来完成停机。现有的机械制动方式还可以实现顶转子操作,一般的操作过程是:高压手摇泵出口接通制动风闸,摇动手动泵使油压增至额定压力(约7~10MPa),顶起转子4~6mm,保持2~3min,打开手摇泵上的回油阀和制动风闸门排油阀,使制动风闸复归,转子落下。现有的机械制动方式具有运行可靠、使用方便、通用性强的优点。但结构复杂,需要分别经过油压、气压操作完成,增加了电站建造及运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利用一种压力介质完成制动和顶转子操作的水轮发电机组制动及顶转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一种水轮发电机组制动及顶转子装置,包括油箱、油泵、电动机、漏油环管回油回路和复位回油回路,电动机控制油泵从油箱中取油,所述的油泵与二位三通阀连通,二位三通阀分别与两个溢流阀连通,所述的两个溢流阀分别通过单向阀与制动环管连通。
在单向阀与制动环管的通路上设有压力表,用于显示回路中的压力值。所述的单向阀为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装置由二条油压回路组成,通过二位三通阀实现回路之间的转换,从而实现利用油泵输出二种压力油满足制动和顶转子的双重功能,省去现有机械制动方式需要分别经过气压操作和油压操作才能完成制动和顶转子。本装置可以通过电磁阀实现现地或远程控制,既解决了现有机械制动方式中油压装置因操作而不便于安装的问题,也简化了制动、顶转子时的操作程序,便于安装,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水轮发电机组制动及顶转子装置工作原理图,包括油箱8、油泵2和电动机1,电动机1控制油泵2从油箱8中取油,所述的油泵2与二位三通阀3连通,二位三通阀3分别与两个溢流阀4连通,所述的两个溢流阀4分别通过单向阀5与制动环管9连通。单向阀5可以使用电磁阀单向阀。在单向阀5与制动环管9的通路上设有压力表6。
本实用新型装置还包括有漏油环管回油回路12、复位回油回路11。在复位回油回路11中设有二位二通阀7,该二位二通阀7一端与制动环管9连通。
每台发电机上装有四个制动器,四个制动器的下油腔通过制动环管9连通,四个制动器的上油腔通过漏油环管10连通(漏油环管的作用是排回漏油)。
本实用新型装置在发电机上实现制动和顶转子的过程是:(一)发电机制动的实现:二位三通阀3上的OB端接通、OA端断开,二位二通阀7上的CD端断开,油泵2开启,1MPa压力油经溢流阀4和单向阀5通向制动环管9流入制动器,制动器启动实现机组刹车,关闭油泵2,完成发电机的制动。(二)发电机顶转子的实现:二位三通阀3上的OA接通、OB端断开,二位二通阀7上的CD端断开,油泵2开启,12MPa压力油经溢流阀4和单向阀5通向制动环管9流入制动器,制动器启动实现机组转子被顶起约10mm,固定转子,关闭油泵,完成顶转子的操作。(三)上述制动和顶转子过程中制动器复位的实现:油泵2关闭后,二位二通阀7上的DC端接通,制动器下腔中的油回流至油箱8中。漏油环管10的作用是将漏入制动器上腔中的油排至油箱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零陵恒远发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零陵恒远发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76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护套波纹管
- 下一篇:连续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