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软化桩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57995.X | 申请日: | 2009-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2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吕怀民;卢文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辉华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2 | 分类号: | E02D5/22;E02D5/52;E02D5/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40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软化桩,属土木工程的桩基础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预制混凝土桩(尤其是空心桩)桩基础中,经常出现由于桩底端持力层遇水增湿软化现象,导致桩端端阻力和桩端侧摩阻力大大减少,造成桩基础承载力后期减少甚至丧失的事故问题。其原因有二:
第一、由于持力层设置在容易遇水增湿软化的持力层(即风化岩土层的较浅层部分)中,桩体裂缝渗水进入产生了持力层软化现象。混凝土桩体在制造、施工过程中产生有大量的新旧裂缝(其中有:1、管桩端头板面与桩身砼面界面的分离裂缝;2、贯通桩壁的砼桩身裂缝;3、焊缝裂隙)以及空心桩上开口和下开口,使进入桩芯(桩体内的空腔)的丰富地下水穿过贯通空心桩下部桩体的裂缝、桩芯渗出桩体,然后流入桩底的持力层。再因为持力层受到桩尖剧烈冲压时,会出现重塑、碎裂和相当于风化程度更加增大等构造变形变化,更容易产生遇水增湿软化现象(如持力层是全风化岩土层、强风化岩层,即软质岩中的软岩,极软岩,非饱和状态的土),因此,在现有的空心桩技术中,尤其是预制混凝土空心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空心桩(如空心方桩、空心管桩、空心组合桩)存在后期承载力大幅度降低问题。
第二、由于桩工机械和施工工艺落后。桩工机械的打击、压击不能够使桩底端穿透容易软化的持力层,进入不软化的持力层,根本上消除产生软化持力层的条件。不软化的持力层是风化岩层的较深层部分,如持力层是中风化岩层、微风化岩层(即较软岩、较硬岩、坚硬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桩承载力后期减少的缺点,提供一种防软化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达到:
1、一种防软化桩,包括有下述其中一种或几种部件:桩体、桩尖、护套筒;桩体包括有下述其中一种或几种:空心桩体(1)、实心桩体(2)、填芯桩体;空心桩体(1)内有空腔,填芯桩体是由空心桩体(1)和在空腔内的、具有防水性能的填塞体(5)复合制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防软化桩段(3)。防软化桩段(3)阻止了桩芯内的地下水(从上部已流入桩芯的地下水)通过空腔下流到桩体下端和渗出空心桩体(1)之外,克服了、避免了持力层浸水增湿软化事故。或者防软化桩段(3)穿透容易软化的持力层,进入不软化的持力层,造成无法产生软化持力层的条件。不软化的持力层是风化岩层的较深层部分,如持力层是中风化岩层、微风化岩层(即较软岩、较硬岩、坚硬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达到:
2、防软化桩段(3)设置在空心桩的下端部位;防软化桩段(3)包括有下述其中一种或几种结构:空心桩段、实心桩段、填芯桩段、钢桩段(7);防软化桩段(3)是与桩体同节同体的,或者是单体的(即与桩体是分节异体的),采用焊接、胶接、机械连接其中一种或几种方式连接桩体与单体的防软化桩段(3);防软化桩段(3)的长度不少于桩体进入持力层的长度,或小于桩体的长度,或等于桩体的长度。
3、防软化桩段(3)的长度在0.3-15米之间;分节异体的一节防软化桩段(3)和另外一节或数节混凝土空心桩体(1)连接;空心防软化桩段包括有密封层(4),密封层(4)设置在空心桩体(1)的内壁、外壁、端头面其中一个或几个部位;密封层(4)的厚度在0.4-80毫米之间;实心防软化桩段包括有无芯实心防软化桩段、填芯实心防软化桩段其中一种或几种;无芯实心防软化桩段是由与空心桩体(1)同质混凝土的实心桩体制成;填芯实心防软化桩段是由空心桩体(1)和在空心桩芯(2)内的、具有防水性能的填塞体(5)复合制成;钢防软化桩段是由型钢或敞口钢管制成,其厚度不小于4毫米;钢桩端能进入较深的持力层,较深的持力层(如较软岩,较硬岩)不会发生浸水增湿软化现象,保证桩端承载力不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辉华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辉华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79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打桩船的桩架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赤泥堆场的防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