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压自动控制节油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8745.8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8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小安 |
主分类号: | F02M23/09 | 分类号: | F02M23/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控制 节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油发动机节油系统,特别是一种背压自动控制节油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使汽油发动机燃烧系统能在各个运行工况中都能发挥最佳性能,一般采用饱和供油和大谐调范围来保证汽油机各功能部件在运行中的协调性。其控制手段离散、模式精度粗糙,是造成高油耗、高排放及高污染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各功能部件精度控制范围小于误差积累区域时,产品的一致性更是无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压自动控制节油系统,采用出气管上设置背压自动控制稀薄燃烧装置,感应排气管内废气压力,实现全工况范围内对空燃比稀薄燃烧的精密控制,用以克服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包括气缸、设置在气缸缸头上的进气管和出气管、火花塞、点火器以及化油器,于所述的出气管上设置背压自动控制稀薄燃烧装置。该稀薄燃烧装置包括内设空腔的主体及主体腔内的滑阀,滑阀上设有通气槽,主体的两侧及底部均设有气嘴,底部气嘴与出气管连接,其中的一个侧面气嘴与进气管连接。主体的两侧的气嘴通过滑阀上的通气槽形成气路通道或断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的主体腔内滑阀的一端装有回位弹簧;或所述的主体的底部设有基座;或所述的回位弹簧的一端设有位置调节机构,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垫片及与调节垫片相连并伸出主体外部的调节螺丝。
本技术主要是利用背压自动控制稀薄燃烧装置的滑阀体在排气背压作用下产生上下位置移动,通过改变滑阀体上通气槽与气嘴间的流通截面,从而改变空气实际流量,达到稀薄燃烧目的。由于背压变化直接反映发动机工作状态,因此本技术较之于现有的控制手段,其控制精度更高,更充分地保证了汽油机各功能部件在运行中的协调性,使发动机的性能与排放指标都有明显改善和提高。兼具结构简单、成本低,维修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图1中背压自动控制稀薄燃烧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气缸1、设置在气缸1缸头上的进气管2和出气管3、火花塞4、点火器5化油器6以及空气滤清器7,出气管3上设置背压自动控制稀薄燃烧装置8.如图2所示,该稀薄燃烧装置8包括内设空腔的主体80及主体腔内的滑阀81,滑阀81上设有通气槽82,主体80的两侧及底部均设有气嘴,底部气嘴83与出气管3连接,其中的一个侧面气嘴84与进气管2连接,另一个侧面气嘴85上安有专用的空滤器86.主体腔内滑阀81的一端装有回位弹簧87.回位弹簧87的另一端设有调节垫片88及与调节垫片88相连并伸出主体外部的调节螺丝89用来调整回位弹簧87及滑阀81的位置.主体80的底部还设有基座86.
发动机工作时,滑阀81感应出气管3内压力,向上移动,逐步压缩回位簧87,滑阀81上的通气槽82逐步和主体两侧的气嘴84和气嘴85相通并随压力变化改变流通截面,新鲜空气则通过气嘴84、85、滑阀81上的通气槽82及联接管道进入化油器6前的进气管2,降低进气管2内负压,减少化油器6供油量,稀释可燃混合气,达到稀薄燃烧目的。滑阀81向上移动的时机、速率、流经滑阀81通气槽82的空气流量等参数均通过调节螺丝89调节回位弹簧87的弹力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小安,未经胡小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87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套管式水加热尿素管路
- 下一篇:利用水压的防冻节水耐用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