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道轨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9737.5 | 申请日: | 200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2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齐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齐璋 |
主分类号: | F21V15/02 | 分类号: | F21V15/02;F21V2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陈振华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道轨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特别是一种供产品展示照明用的新型道轨灯,是对传统道轨灯的改进。
背景技术
展品的展示或商店里商品的展介一般都要用道轨灯照明,道轨灯能变换灯光照射的角度,突出要显示的物件或部位,减少照明的暗角,而且道轨灯是通过顶部的固定插条插入预先设计好的轨道内,安装、更换方便,因而道轨灯受到业界人士的欢迎。目前,道轨灯的种类较多,从道轨灯的灯体结构与光源的合理利用,都有不同的灯具面市。中国专利报导一种道轨灯(ZL2007200569126),其灯体呈揽形并采用压铸铝做成,灯头支架灵活多变,可适用多种规格灯座,灯具造型美观,体现出人性化特点。但灯体内狭小空间,灯泡长时间使用时发出的热量难以及时排出,灯体内积聚温度过高就会大大降低灯具的使用寿命。所以,如何解决道轨灯,特别是解决金属灯管在灯具中的散热问题,是灯具设计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灯具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道轨灯,使灯具光源在一个有空气对流环境下正常工作,从而达到散热效果好,使用方便、灵活,延长灯具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本道轨灯包括壳体、支架、灯臂、灯座、转轴,其中灯座通过支架安装在壳体内,壳体呈揽形,壳体中部通过转轴与灯臂相连接,其特征是在壳体前盖的防眩光灯环上设置暗槽,暗槽呈环状,其入口端与外界空气相连通,出口端与壳体内腔相贯通,暗槽成为外面空气进入壳体内腔的通道。
所述壳体两侧各设置一个透气孔,透气孔贯通壳体内腔,透气孔与壳体前盖上的暗槽构成空气对流通道。
所述灯臂内藏有电源线,电源线一端与灯座灯头相连接,另一端与灯臂顶部金属接口相连接。
所述暗槽设置在防眩光灯环壁体内,暗槽与灯环连为一体并成为灯环的一部分,用铝合金压铸而成,灯环也可用塑料件代替,灯环内壁呈黑色,壳体为铸铝一体压铸而成。
本道轨灯壳体的灯头管上可安装G5.3或E27或GU8.5多款灯头。
使用时将灯泡插入相应的灯座内,然后通过道轨灯灯臂顶部的挂条插进轨道内,再通过道轨灯转轴调节壳体与灯臂的角度,便可获得满意的照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道轨灯在体内设置了空气对流通道,灯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热量通过空气对流通道排走,解决了灯具使用过程中因发热烧毁的问题,有效地延长了灯具的使用寿命;同时本道轨灯结构新颖、造型美观,体现出人性化特点;其灵活可变的灯头支架适用多款规格灯座,可使用G5.3/MR16卤素灯或GU10/GX10金卤灯或E27/PAR20金卤灯或G8.5金卤灯;灯壳体前盖的黑色防眩光环,能有效地吸收眩光,保护人们视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灯臂与壳体连接示意图;
图3为壳体中暗槽与透气孔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具体说明本道轨灯结构。
如图1~3所示,灯座8通过灯头支架4安装在灯壳5体内,壳体顶部设有灯头支架,壳体通过左转轴3和右转轴9分别与灯臂2相连接,在灯壳前盖设有防眩光灯环6,在灯环上设有暗槽13,暗槽通过壳体内腔与壳体中部的贯穿透气孔14构成壳体内空气对流通道。灯头支架4顶部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5的顶部,在灯头支架内设有灯头管10,在灯头管上安装有供插接灯头的灯座8,在灯臂内藏有电源线12,灯头管内的导电体通过灯臂内的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在壳体顶部设有供与挂条相连接的螺孔10,通过固定挂条将灯具插进预定的道轨上,使用时,壳体以转轴为中心作45°角转动,从而调节灯泡7光线的照射角度。
在壳体的灯头管上可连接安装G5.3/MR16或E27/PAR20或GU10/GX10或G8.5型灯座,在相应灯座上安装相对应的灯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齐璋,未经刘齐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97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