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夹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0112.0 | 申请日: | 200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8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平 |
主分类号: | F16B7/04 | 分类号: | F16B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潘献民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夹头,尤其是一种用于钢管连接的管夹头。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加工方法虽然能够实现管夹头加工,但现传统加工工艺过程、工序多,加工难度大,受图纸尺寸限制,需要模具辅助配合加工,劳动强度大。如图圆弧半径尺寸大小变化,模具圆弧亦要跟着变化,加工成本必然提高,模具一般作坊难以加工,亦即是可以讲此工艺不适合推广,受模具制造限制,而该方法在加工过程中,如图所示:由于加工难度大存在的问题:生产出的产品规格往往与实际设计不符,次品多,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不足。由于管夹头设计结构过于复杂,不仅提高了制造成本,装配时还费时费力,同时还增大了管夹头的工作性能的不稳定性,另外,当出现故障时,也不便于维修和维护,广泛用于水管、气管、电缆、油管等管类的紧固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工作性能稳定的管夹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夹头,其特征在于:该管夹头是由结构相同的上夹板和下夹板构成,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上设有夹管槽,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通过螺丝连接。
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夹管槽是由一块铁板弯曲成槽钢形结构后,锤击放在槽底的底部圆铁棒而使槽底形成一个圆弧形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管夹头具有结构更简单,不仅降低了成本,搞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增强了工作性能的稳定性,同时还方便了维修和维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夹板;2、下夹板;3、夹管槽;4、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管夹头是由结构相同的上夹板1和下夹板2构成,在上夹板1和下夹板2上设有夹管槽3,上夹板1和下夹板2之间通过螺丝4连接。所述上夹板1和下夹板2的夹管槽3是由一块铁板弯曲成槽钢形结构后,锤击放在槽底的底部圆铁棒而使槽底形成一个圆弧形的凹槽。
管夹头的加工过程:金属材料弯形加工,将坯料弯成所需形状,根据弯形材料塑性变形,材料弯形后外层材料伸长,内层材料缩短,中性层不变,进行坯料计算,如:即先计算出圆弧部份半径尺寸22MM,弯形前长度尺寸即是(22+1)×3.14=72MM,然后进行工件总长度计算即140+72-44=168MM
(1)加工步骤(1),在坯料上划线;
(2)将按线夹在台虎钳上,用手锤锤击成垂直90°角,然后调头按线夹在台虎钳上,用手锤锤击成垂直90°角,使之形成槽钢形结构,将工件放在V型铁槽上;
(3)用直径为44MM圆铁棒,放在尺寸72MM中心线上,用手锤锤击铁棒,即变成半圆圆弧,使圆弧尺寸达到图样要求;
(4)按图样划线钻9MM两个孔,最后对孔和各边进行倒角或倒棱;
以上加工特点:工具只需手锤、台虎钳,简易两块平行垫铁,弯圆弧形时无需任何模具,只需一根圆铁棒(直径大小根据设计产品大小)即可,在加工过程中,只是弯两个垂直90°角,其操作容易掌握、简单、方便、快捷,不受场地、模具设备限制,在设计过程中,本人在机械行业,积累丰富经验,使传统工艺变为具有独特创新工艺,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起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平,未经梁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01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