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顶部远红外线供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0325.3 | 申请日: | 2009-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8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颜晓英;张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友美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9/00;F24D19/06;F24D19/10;A61L9/2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23401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凫***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物 顶部 红外线 供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远红外线取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物顶部远红外线供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寒冷的天气各式各样取暖工具走进人们的家庭生活,如一些可“自行控制温度”的壁挂炉、地热丝、中央空调、地热管等。在使用取暖工具时,由于能源的紧张,取暖工具的发热效率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远红外线发热的取暖方式以其高效的发热效率而日渐风行,然而现有的远红外线供暖装置由于其结构特点只能埋在墙壁内或地板内,因此,只有新盖的楼房中才适合安装这种发热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建筑物顶部远红外线供暖装置,以使其可安装在屋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建筑物顶部远红外线供暖装置,包括饰面板、饰条边框、远红外线电热膜、反射膜、保温层、框架固定板、智能温控系统,框架固定板、保温层、远红外线电热膜、饰面板依次由上往下排列,反射膜设置在远红外线电热膜与保温层之间,饰条边框设置在侧面将框架固定板、保温层、反射膜、远红外线电热膜、饰面板依次封装,所述智能温控系统通过导线与远红外电热膜连接对其提供电源。
优选地,所述饰面板为陶瓷彩绘面板。
优选地,饰面板上喷设有远红外物质层和/或负离子物质层。
优选地,所述反射膜为铝箔复合材料,反射膜至少为两层。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为聚苯板或岩棉。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采用建筑物顶面远红外线供暖安装方式,利用远红外线辐射电热膜具有低温辐射,穿透性强,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室内散发传递热能,乃传热面大,传热快且均匀的特点,并采用被医学界誉为生命之光,它能激活人体细胞,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微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采用安装简便,新旧建筑物均能使用的一种顶面安装辐射形式的供暖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局部A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顶部远红外线供暖装置包括:饰面板1、饰条边框2、远红外线电热膜3、反射膜4、保温层5、框架固定板6、智能温控系统,框架固定板6底部放置保温层5,保温层5底部设置反射膜4,反射膜4下方设置远红外线电热膜3,远红外线电热膜3下方设置饰面板;饰条边框2将饰面层1、远红外线电热膜3、反射膜4、保温层5、框架固定板6封装,保持外观的靓丽,远红外线电热膜3通过导线连接智能温控系统,智能温控系对远红外线电热膜提供电源,对整个电路构成回路,并进行智能控制,保证运行安全。饰条边框可采用多种颜色和形状与饰面板颜色以及整体搭配,美化边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饰面板为陶瓷彩绘板或其他耐温材料彩绘板,系统工作时控制表面温度不超过50℃,饰面板表面还可以喷上远红外线物质和/或负离子物质。远红外物质在于进一步提高远红外线的发生能力,从而提高了远红外线电热膜的取暖电热转换率,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负离子物质在于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菌力,减少疾病传染,消烟、除尘改善空气结构,促进新陈代谢。
远红外线电热膜可由特制的复合导电碳纤维、金属载流条经加工、热压在绝缘聚酯薄膜时制成,能产生8-15微米远红外波。8-15微米远红外波有显著的理疗作用,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微循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反射膜采用铝箔复合材料,采用的反射膜在2层以上,以增强其反射效果和保温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温层采用聚苯板或岩棉。
上述之具体实施例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创作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对于熟悉此类技艺之人仕而言,根据上述说明,可能对该具体实施例作部份变更及修改,其本质未脱离出本创作之精神范畴者,皆应包含在本案的申请专利范围中,宜先陈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友美电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友美电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03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