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保险压力锅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0512.1 | 申请日: | 200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9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陈钟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钟鸿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A47J27/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1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险 压力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锅体结构技术领域,如我们日常煮炖食物所用的各种压力锅、压力煲体等等,当然本技术也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高压设备中,确切地说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保险压力锅。
背景技术:
目前压力锅已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操作简单,实用而深受人们喜欢,例如大家熟悉的高压锅,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我们喜欢吃的排骨炖烂;工业上常用的锅炉,利用锅炉中的压力可以使蒸汽输送到很远的地方。但是压力的大小对安全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合理的安全保护,压力过大就会发生类似爆炸、毒气泄露等的事故。为了防范压力的危害,人们在需要高压的设备上设计了很多自动安全装置。
目前现有的压力锅大都主要是利用排气孔与一个阀门配合使用,这个阀门就是为了控制压力而设计的,即重锤式安全阀。安全阀上有一个重锤,它平时压在高压锅的排气孔上,当高压锅内的压力达到一定的压力值,由于压力的作用,重锤被抬起。蒸汽从排气孔中排除,以使高压锅内的压力下降到安全值范围内,其它结构的压力锅结构也大同小异,其结构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只有一个安全阀,如该唯一的安全阀出现问题,则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有必要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和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产品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同一锅体设有多个安全阀、实现多重安全保障的压力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压力锅体和锅盖组成,其特征在于:锅盖上连接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弹簧安全阀,弹簧安全阀的上方罩有与锅盖相连接的排气阀盖,这里所指的弹簧安全阀也叫防爆阀,排气阀和弹簧安全阀分别与锅盖连接,锅盖的边缘开设有防爆窗,锅盖手柄和自锁板阀连接在锅盖上,锅盖内边缘活动连接有密封胶圈;所述压力锅体上方连接有和锅盖手柄对应的锅身手柄。通俗地说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在于在压力锅的锅盖上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安全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某一个安全阀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的话,则其它的安全阀则可取代,实现正常工作,减少事故发生,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解决传统产品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同一锅体设有多个安全阀、实现多重安全保障的压力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结构形式的外观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锅盖去掉排气阀时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1表示压力锅体、2表示锅身手柄、3表示锅盖手柄、4表示自锁板阀、5表示锅盖、6表示排气阀、7表示密封胶圈、8表示防爆窗、9表示排气阀盖、10表示弹簧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以多种形式存在,现以其中一种形式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中:1表示压力锅体、2表示锅身手柄、3表示锅盖手柄、4表示自锁板阀、5表示锅盖、6表示排气阀、7表示密封胶圈、8表示防爆窗、9表示排气阀盖、10表示弹簧安全阀。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压力锅体1和锅盖5组成,如图所示:锅盖5上连接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弹簧安全阀10,弹簧安全阀10的上方罩有与锅盖5相连接的排气阀盖9,这里所指的弹簧安全阀也叫防爆阀,排气阀6和弹簧安全阀10分别与锅盖5连接,锅盖5的边缘开设有防爆窗8,锅盖手柄3和自锁板阀4连接在锅盖5上,锅盖5内边缘活动连接有密封胶圈7;所述压力锅体1上方连接有和锅盖手柄3对应的锅身手柄2。通俗地说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在于在压力锅的锅盖上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安全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某一个安全阀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的话,则其它的安全阀则可取代,实现正常工作,减少事故发生,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完全可以达到多重安全保障,第一、二重安全保障:若高压锅锅盖没有正确合上,则高压锅不能加压,若锅内压力大于5Kpa时,锅盖将自动锁紧不能开启;第三重安全保障是排气阀,采用精确的弹簧限压结构,以确保锅内压力正常,多余蒸气会在排气孔内排出;第四、五、六安全保障是安全阀,特设三重弹簧安全阀,三倍安全;第七重安全保障是防爆窗,若上述安全保障均失效时,密封胶圈会自动在防爆窗挤出泄压,确保使用者的安全,并且可以保护锅身不被损坏。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传统产品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同一锅体设有多个安全阀、实现多重安全保障的压力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钟鸿,未经陈钟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0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塑管用卡箍式管件改进型管箍结构
- 下一篇:弹簧机校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