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面型乳房自我检测手套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61056.2 | 申请日: | 200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5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波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延喜 |
地址: | 51061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乳房 自我 检测 手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保健辅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乳腺增生、囊肿及肿瘤等类似乳房疾病的双面型乳房自我检测手套。
【技术背景】
女性乳腺增生、囊肿及肿瘤等类似乳房疾病属于高发病,及早发现该病的征兆对于预防和治疗乳腺肿瘤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为此,利用肿瘤所造成的肌肤触摸感觉的不同,业内人士曾提出相应的用于检测肿瘤先兆的仪器、设备和其它辅用产品。
一种较为简易的技术方案由于其便于推广而被广泛应用,该技术方案在中国曾提交相应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并被授权,具体请参阅CN200960171Y号专利公告:其公开一种乳房自我检测用手套,包括内装有油液层的封闭袋体和掌套,掌套的边缘与袋体相连,且掌套与袋体之间形成具有穿戴口的穿戴腔。通过油液层的设置,使该手套具有放大作用,且能提高移动时的滑动力,从而在对乳房进行检测时,实现对微小肿块的定位和高灵敏度的检测。
尽管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本申请人作为本领域的从业人员通过大量的实验与调查发现,该技术方案仍然具有如下不足:
首先,由于女性在使用该手套自我检测时,一般多处于站立状态,此时,由于袋体内部自由空间太大,油液受自重作用而集中至靠近手腕部位处,而对肿瘤的具体感知是用手指进行的,手指的神经系统比手腕更为发达,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检测的准确率便大大下降,进一步佐证了该技术方案由于不符合人体工学设计而导致的不科学性;
其次,即使女性以平躺的身姿进行自我检测,但是,油液层的流动性太大,油液层在袋体内仍将分布不均,使得手套被用于检测时,由于手指挤压加上其流动特性决定而形成的稀薄的油液层无法使手指更好地感知乳房肿块,从而导致油液的放大作用被大大削弱,导致实际应用中这种手套的灵敏度远低于其理论推测的效果;
再者,该技术方案中,需要通过袋体、油液层和掌套三个部件共同构成,其结构相对复杂,仅单面可用,在加工时尤为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以确保其检测准确率、确保其检测灵敏度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的双面型乳房自我检测手套。
为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双面型乳房自我检测手套,包括内腔装有油液层的袋体,该袋体呈具有穿戴口以供手掌插入的掌套状,所述内腔设有若干约束油液层自由流动的限制区。具体而言,所述袋体包括一对彼此在穿戴口处连接以形成内腔的膜片。所述若干限制区彼此间既可形成蜂窝状,也可仅全部或局部形成对称结构,或者,所述若干限制区仅在袋体的1/2内腔中设置。
所述袋体的该对膜片间既可通过连设隔离带形成所述限制区,也可通过缝制粘固带形成所述限制区。
较佳的,所述袋体形成有至少供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插入的指套,且所述指套对应的内腔处被设置为独立的所述限制区。
为便于提携,所述袋体在其穿戴口处设有不含油液层的提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优点:
首先,通过在袋体内腔分隔为多个限制区,尤其是设置指套并为其设置独立的限制区,避免油液过分集中于某处而偏离手指部位,使得无论检测者的身姿如何,均可方便地进行乳房肿瘤检测操作而不影响检测的准确率,显然更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要求;
其次,限制区的设置,能约束油液层过大的流动性,使油液的流动更趋可控,从而使油液层中的油液能得到均匀地分布,确保手指在进行检测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更好地利用了油液层对触觉的放大作用;
再者,通过采用与现有技术完全不同的结构——袋体仅采用双膜片结构成型,省略了掌套这一部件,其结构非常简单,且双面均可用,又便于批量生产,有利于进一步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面型乳房自我检测手套的背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面型乳房自我检测手套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面型乳房自我检测手套套入手掌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结合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型乳房自我检测手套的正面,图2为背面,图3为其剖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波,未经徐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10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