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龙眼/荔枝脱核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1067.0 | 申请日: | 200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1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梁中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中坚 |
主分类号: | A23N4/06 | 分类号: | A23N4/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1495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龙眼 荔枝 脱核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处理机械,特别涉及一种热带水果类农产品深加工的食品机械,尤其适用龙眼或荔枝类水果加工的脱核机。
背景技术
龙眼/荔枝是热带水果,季节性强,成熟时间短,成熟时间集中,果实难于保存,采摘下来的龙眼/荔枝放置一天变色,二天变味,三天就变坏,由于保鲜的成本高,所以现在大规模的龙眼/荔枝深加工一般是生产果干、果肉干和罐头,这些加工一般都要经过剥壳、去核工序,且在加工过程中要保持完整果肉,果肉不完整的龙眼/荔枝罐头消费者不喜爱,所以很容易造成产品不畅销。
龙眼/荔枝采用剥壳机剥壳,剥壳后的果实还需去除果核,才能得到果肉加工和罐头加工所需的灯笼肉,所以本龙眼/荔枝脱核机是龙眼/荔枝深加工迫切需求。目前,现有的龙眼/荔枝脱核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人工去核,这种加工方法,虽然能保持果肉的完整,但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人工脱核的产量低,同时手工操作对果肉的污染大,因而制约了龙眼/荔枝的深加工;(2)冲击式去核,这种方法虽然可以降低劳动强度,但对果肉的损伤很大,得到完整果肉的得率低,因而不适合于果肉干和罐头的加工。(3)摩擦式去核,这种方法生产效率高,产量高,但果肉不能保持完整,生产出来的果肉全部是碎肉,不适合果肉干和罐头的加工,因而,对于龙眼或荔枝类农产品的加工目前迫切需要一种能实现连续机械化脱核,生产效率高,且能保持完整果肉的加工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实现连续机械化加工龙眼/荔枝类农产品,且能保持加工后的果肉完整,操作方便,符合卫生要求的龙眼/荔枝脱核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龙眼/荔枝脱核机,包括驱动机构、加工机构、控制机构和机架,所述驱动机构、控制机构分别与加工机构相连接,所述控制机构、驱动机构、加工机构分别与机架相连接,所述加工机构包括转盘一、转盘二、机械手、拨肉拨杆、拨核拨杆和切割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转盘一、转盘二和切割机构由下而上通过转轴依次相连接,所述转盘一设有工位机构,其中的两个工位机构上分别设有拨核拨杆和拨肉拨杆;所述机械手设于转盘一的工位机构上,并与转盘一相连接。
所述工位机构为六个工位机构,分别为第一工位机构、第二工位机构、第三工位机构、第四工位机构、第五工位机构和第六工位机构,所述拨核拨杆设于第四工位机构上;所述拨肉拨杆设于第六工位机构上;所述拨肉拨杆、拨核拨杆均与机架相连接;每个工位机构均与所述机械手对应连接;所述机械手为真空机械手。
所述切割机构包括齿轮传动机构、升降导轨和切割刀,所述齿轮传动机构通过转轴与转盘二相连接,并安装在转盘二上;所述切割刀固定在齿轮传动机构上,并与控制机构、升降导轨相连接;所述切割刀位于相对应的工位机构上方,并穿过转盘二上的配合孔,与配合孔配合;所述升降导轨安装在机架上.
所述切割刀为一管形刀具,刀口呈锯齿状。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真空泵、真空管、真空机构和破真空机构,所述真空机构、破真空机构分别与真空管相连接,所述真空管分别与机械手、切割刀相连接;所述真空泵、真空机构、破真空机构分别固定在机架上。
所述机械手的头部夹住龙眼或荔枝剥壳后的果实,并与真空管相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机构和变速电机,所述传动机构通过转轴与转盘一相连接,所述变速电机与传动机构相连接,并与机架相连接。
所述转盘一上的工位机构呈现均匀分布,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均匀分布在转盘二上;转盘一与转盘二转动同步;每个工位机构均与所述机械手、切割刀相对应。
本脱核机结构适用于热带带核水果类农产品深加工,特别适用于龙眼、荔枝或枣类水果的脱核加工处理,也可用于其他类似水果的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中坚,未经梁中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10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