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燃加热器的恒温油槽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1142.3 | 申请日: | 200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9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平;钱火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平;钱火根 |
主分类号: | G01K15/00 | 分类号: | G01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器 恒温 油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计量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检定温度计量器具的恒温油槽。
背景技术:
恒温油槽是一个提供给“温度计量器具”校对的恒温源。如图1所示,现有恒温油槽A的主体由恒温油槽槽体B、放置在恒温油槽槽体B中的裸丝加热器C组成,由于恒温油槽在工作时,油经过加热膨胀部份油溢出槽外,当次日(或再次使用时)由于油温的自然冷却收缩,使油面降低,加热器C中的部份加热裸丝C1露出油面,并且加热丝C1表面温度很高,再次加热容易导致起火。
恒温油槽作为一个温度计量器具校对的恒温源,在JB/T9518-1999《恒温油槽技术条件》指标中要求“温度波动度±0.01℃,温度均匀性≤0.01℃”。由于常用的一些螺旋状加热管直径≥¢6.5mm,使用这样的加热器,产品无法达到温度波动度±0.01℃,温度均匀性≤0.01℃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燃加热器的恒温油槽,它不会发生加热器引燃油性液体介质的情况,提高恒温油槽使用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防燃加热器的恒温油槽,包括恒温油槽,固定放置在恒温油槽内的恒温油槽体中的加热器,加热器的发热元件为发热管,该发热管(的直径为¢2~¢5.5mm,发热管的结构为,金属管的内壁上粘接有粉末层,螺旋状电阻丝置于金属管中与粉末层相接触。
所述发热管伸入恒温油槽体部呈螺旋状。
所述加热器的封口接头高出恒温油槽体的上表面。
所述加热器的封口接头处的金属管的内壁上粘接有绝缘密封填料。
所述绝缘密封填料为环氧树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防燃加热器在给液体介质加热时,管的表面不会出现烧红引发自燃现象。
2、加热管表面与液体介质接触面积更大,传热更为均匀。
3、封口接头高出槽体,密封填料不会受高温而失效
4、发热管的直径为¢2~¢5.5mm,经过反复试验,这一直径区间范围内的发热管作为恒温油槽的加热管,能满足JB/T9518-1999《恒温油槽技术条件》指标中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热管中段部分的剖视图;
图4为发热管与恒温油槽体安装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2~4,防燃加热器的恒温油槽,包括恒温油槽1,固定放置在恒温油槽1内的恒温油槽体11中的加热器12,加热器12的发热元件为发热管121,该发热管121的直径为¢2~¢5.5mm且伸入恒温油槽体部呈螺旋状。
所述发热管121的结构为,金属管121a的内壁上粘接有粉末层121b,螺旋状电阻丝121c置于金属管121a中与粉末层121b相接触。
所述加热器12的封口接头122高出恒温油槽体11的上表面。
所述加热器12的封口接头122处的金属管121a的内壁上粘接有绝缘密封填料123。
所述绝缘密封填料123为环氧树脂。
所述粉末层121b为氧化镁或氧化铝以及二者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金属管121a为铜管、铝管、铁管或石英管。
工作原理:加热器12在给液体介质加热时,发热管12的表面积大,发热管表面不会出现烧红引发自燃现象。同时,发热管12表面与液体介质接触面积大,传热更为均匀。发热管的直径为¢2~¢5.5mm,经过反复试验,这一直径区间范围内的发热管作为恒温油槽的加热器,能满足JB/T9518-1999《恒温油槽技术条件》指标中要求。为防止密封填料123受高温而失效,封口接头122高出恒温油槽体11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平;钱火根,未经李国平;钱火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11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垢式超声波热能计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环保节能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