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1217.8 | 申请日: | 200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2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赖林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林生 |
主分类号: | A47J31/56 | 分类号: | A47J31/5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55 | 代理人: | 田子荣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是一种烧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烧水装置种类繁多,样式各异。然而大多采用感应水温的办法来监视烧水过程,当传感器检测水温达到100℃时,会自动停止烧水。这种方法虽然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日常使用,但是并不适合在一些海拔较高的地区使用。在这些地区,气压比较低,水的沸点下降,水温无法达到理想状态的100℃,如果仍然使用这类烧水装置,不仅无法在水沸腾的情况下停止烧水,造成电能浪费,而且由于水在沸腾之后持续大量蒸发,使得用户所能使用的开水更少,烧水效率下降,甚至可能造成干烧的现象,给这些地区的用户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任何大气压下都可以防止水烧开后仍然持续烧水的烧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一种烧水装置,包括:一个储水容器,该储水容器具有储水腔以及与储水腔相通的蒸汽排放通道;对储水容器内的水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元件,所述电加热元件的控制电路设有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储水容器的蒸汽排放通道上。
目前烧水装置大多是通过感应水温来监视并控制烧水过程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感应蒸汽温度来监视水是否沸腾并停止烧水。当储水腔内的水处于沸腾状态时,产生的大量蒸汽上升并通过蒸汽排放通道聚集在温度传感器周围,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周围环境达到一定温度时,温度传感器断开电源,使电加热元件停止工作,烧水停止。由于水只有在沸腾时才会产生大量蒸汽,来触发温度传感器控制电源断开,故用这种方式实现自动停止烧水具有相当高的准确性,并且可以克服在高海拔地区普通加热装置无法自动停止烧水带来的电能浪费,烧水效率下降甚至干烧等一系列问题。
上述的储水容器位于储水腔上方具有一个端盖,所述的蒸汽排放通道经过该端盖。
上述的温度传感器靠近蒸汽排放通道的蒸汽入口位置设置,有利于较准确地检测蒸汽的温度。
上述的温度传感器为双金属片式温度传感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端盖上设有出水通道,该出水通道与蒸汽排放通道连通,并具有一个共同的排出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出水通道具有一个与储水腔相通的按压式阀门,该阀门有出水按钮和出水按钮操控的阀芯,所述蒸汽排放通道于阀芯上方的位置形成有一集水腔,用于收集由水蒸气液化产生的水.当用户需要饮用已经烧好的开水时,只需要按压出水按钮就可以打开出水阀门,集水腔内的水流回到储水腔,储水腔中的开水可从开口处流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温度传感器周围设有一密封圈,密封圈用于将温度传感器密封。密封圈可以防止水蒸气进入温度传感器内使开水瓶内的电子元件受潮或者连接导线短路。有利于延长开水瓶的使用寿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元件的控制电路设有压力传感器,储水腔为一独立的内胆,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该内胆的支撑体上,检测内胆所施加的压力,并根据压力的大小执行接通/断开电源操作。压力传感器不仅可以在加入水后接通电源,自动烧水;而且可以在水不多、压力减小时自动断开电源,停止烧水,避免发生干烧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作为烧水装置一种的开水瓶,包括作为储水容器的瓶体1,该瓶体1具有一个作为储水腔的内胆4、位于内胆4上方的瓶盖2和一个用于握持的手柄3,瓶盖2上设置蒸汽排放通道11,蒸汽排放通道11通过蒸汽导流孔9与内胆4相通,一个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蒸汽排放通道11上,并靠近作为蒸汽排放通道蒸汽入口的蒸汽导流孔9的位置设置,该温度传感器5为双金属片式温度传感器。瓶盖上设有出水通道,该出水通道与蒸汽排放通道11连通,并具有一个共同的排出口15,该出水通道具有一个与内胆4相通的按压式阀门,该阀门有出水按钮10和由出水按钮操控的阀芯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林生,未经赖林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12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温控节能直饮水机
- 下一篇:一种饮水机陶瓷水包的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