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盖板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61479.4 | 申请日: | 200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6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沐阳;邸建;武林雨;唐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203 | 分类号: | H01L31/0203;H01L31/0232;H01L31/023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梁永宏 |
地址: | 523141 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电池 组件 盖板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光玻璃,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配套使用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盖板玻璃。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盖板玻璃是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必备组件之一,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盖板玻璃又可以称为太阳能玻璃盖板,由于能够充分透射太阳能供硅晶板的吸收,并以自身的强度保护其下的硅晶板不被外界雨雪等恶劣天气或者太空运行条件的损坏,所以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各种规格的单晶硅片、多晶硅片以及非晶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进一步应用于电站智能控制系统、智能光伏水泵系统、风光互补系统、军用或者航天用数字化光伏电源、光伏通讯信号系统、多功能太阳能用户电源,以及抗低温高亮度太阳能庭院灯、草坪灯、交通灯、交通信号灯等。
通常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玻璃盖板均采用布纹花型,一般布纹花型为平面型,虽然这种结构可以通过原料降铁等工艺手段,提高光的透射率,但是由于要求太阳光是对硅片需要垂直透射的,透射光处均需要设置硅片,才能保证光电转换率,因此,增加了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对硅片的使用量,然而由于在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中硅片的价格昂贵,所以无形中增加了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成本,使得太阳能使用的普及推广难度增大。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使光透射时发生汇聚,减少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硅片使用量,且利于太阳能的使用推广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盖板玻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使光透过射发生汇聚,减少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硅片使用量,且利于太阳能的使用推广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盖板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盖板玻璃,包括有玻璃基体,其中,所述玻璃基体设置有聚光层,所述聚光层设置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聚光单元,所述聚光单元为凹和/或凸的条纹状的聚光单元。
优选的,上述聚光单元为拱形面长条状的聚光单元。
更优选的,上述聚光单元的拱高的范围为0.54mm~1.54mm。
进一步的,上述聚光单元的拱高为1.04mm。
另一更优选的,上述聚光单元的拱形跨度的范围为3.66mm~4.66mm。
进一步的,上述聚光单元的拱形跨度为4.160mm。
另一优选的,上述玻璃基体的厚度的范围为2.187mm~3.187mm。
更加优选的,上述玻璃基体的厚度为2.687mm。
以上的,上述聚光单元连续等距设置。
另一优选的,上述聚光单元为斜面长条状的聚光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盖板玻璃,是在玻璃基体上设置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凹和/或凸的条纹状的聚光单元构成的聚光层,该聚光单元可以为长条状。通过改变玻璃的表面形状或者结构,使得光透射时能发生汇聚,从而充分利用太阳光,减少了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硅片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成本,有利于太阳能的使用推广。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盖板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盖板玻璃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中包括:
1——玻璃基体、2——聚光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盖板玻璃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玻璃基体1,其中,所述玻璃基体1上设置有聚光层,所述聚光层设置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聚光单元2,所述聚光单元2为凹和/或凸的条纹状的聚光单元。通过改变玻璃的表面形状或者结构,当光透射时能发生汇聚,充分利用了太阳光,减少了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硅片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成本,有利于太阳能的使用推广。
具体的,上述聚光单元2为拱形面长条状的聚光单元。
更具体的,上述聚光单元2的拱高的范围为0.54mm~1.54mm。
进一步的,上述聚光单元2的拱高为1.04mm。
另一更具体的,上述聚光单元2的拱形跨度的范围为3.66mm~4.66mm。
进一步的,上述聚光单元2的拱形跨度为4.160mm。
另一具体的,上述玻璃基体1的厚度的范围为2.187mm~3.187mm。
更具体的,上述玻璃基体1的厚度为2.687mm。
以上的,上述聚光单元2连续等距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14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