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化射频拉远单元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1488.3 | 申请日: | 200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6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忠;梁建长;孙留诚;叶维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08 | 分类号: | H04Q1/08;H04B7/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延喜 |
地址: | 5106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射频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远系统的结构优化,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射频拉远单元。
【技术背景】
目前,无线接入网的末端一般由射频拉远单元、相关天线及配套连接电缆组成,射频拉远单元包括有源和无源两部分,其中天线只负责信号收发,射频拉远单元则与天线通信以处理收到的信号并且给天线提供需要发射的信号。
现有射频拉远单元与天线在组装时一般存在两种安装方式:
如图1所示的第一种安装方式中,天线3′安装在抱杆1′上,射频拉远单元4′安装在抱杆1′底部,天线3′和射频拉远单元4′分开安装然后用线缆2′连接。这种安装方式的缺点是:一方面射频拉远单元4′与天线3′之间有较长线缆2′连接,增加了信号在传输时的损耗;另一方面射频拉远单元4′需要额外安装位置及支架,增加安装成本。
如图2所示的第二种安装方式中,天线3″同样安装在抱杆1″上,射频拉远单元4″安装在天线3″的背部并通过内部的盲插接头5″与天线3″实现连接。这种安装方式的缺点是:一方面由于射频拉远单元4″中含有滤波器,使得射频拉远单元4″整体较重,拆卸仍然比较困难;另一方面虽然射频拉远单元4″中含有的滤波器是无源器件,可靠性较高,但是,射频拉远单元4″中的有源器件出现故障时,仍然要将滤波器连带拆装方能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模块化射频拉远单元,将传统射频拉远单元的无源模块与有源模块在物理结构上进一步优化,以全新的架构灵活整合安装,使得射频拉远单元便于拆卸维护。
为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块化射频拉远单元,包括集成在机箱上的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所述有源模块被集成安装在机箱内部,所述无源模块被集成安装在机箱外侧面,有源模块与无源模块穿过机箱电性连接。所述无源模块与机箱相对的面上设有盲插接头,通过该盲插接头实现无源模块与有源模块的电性连接。所述无源模块特指滤波器件、双工器件或合路器件。所述机箱外侧具有内缩的收容空间,所述无源模块刚好置入该收容空间与机箱外侧面平齐设置。所述无源模块与机箱间以螺锁、铆接、卡合或插装方式相固定连接。所述无源模块设有与第三方设备相连接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的射频拉远单元拆分为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两个在物理上相独立的部分,增强了射频拉远单元在与如平板天线之类的第三方设备相互安装时的灵活性,既保留了传统射频拉远单元不需延长线缆的电气上的优点,又体现了因模块化而便于拆卸维护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平板天线与射频拉远单元在抱杆上的安装结构;
图2为现有的另一种平板天线与射频拉远单元在抱杆上的安装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射频拉远单元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无源模块与有源模块相组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射频拉远单元与第三方设备相组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摒弃了传统将射频拉远单元作为一个物理结构上的整体与平板天线之类的第三方设备相组装的方式,转而提出将射频拉远单元一分为二的思路,将其在物理结构上分解为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两部分,使相对于无源模块具有较高故障率的有源模块能便于拆卸维护,且使相对于有源模块具有较大自重的无源模块能尽量避免拆卸。
请结合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射频拉远单元包括机箱1、有源模块2和无源模块3,公知的,有源模块2取自传统的射频拉远单元的有源器件,而无源模块3则取自传统的射频拉远单元的无源器件,尤指其中的滤波器件、双工器件或合路器件。有源模块2与无源模块3的组合,在电气上无异于传统的射频拉远单元。
在结构上,所述有源模块2被集成安装在机箱1的内部,因而在图中未示出,但是,在图3所示的机箱1外侧面,其具有一内缩的收容空间10,也即具有一相对于机箱1外侧面较矮的收容空间10,该收容空间10的容积接近于所述无源模块3,所述无源模块3刚好置入该收容空间10,与机箱1外侧面实现平齐装设。无源模块3与机箱1间,可通过螺锁、铆接、卡合或插装等方式实现结构上的稳固连接。而所述收容空间10在机箱1上的位置设置也不受本实施例的局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14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灯充电监控方法与系统
- 下一篇:一种移动视频监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