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61685.5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8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春;张龙;刘煜;宋培刚;余凯;武连发;张仕强;王成;薛寒冬;周伙喜;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5B4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机组常用于空调系统或热泵热水器中,油分离器是空调机组中的一个常用部件,其作用是将压缩机高压口排出的润滑油(包括液态冷媒)与气态冷媒分离,避免润滑油在系统内循环流动,引起换热器的换热系数恶化,会造成系统的性能下降,可能会导致各控制器产生误动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空调机组,本实用新型所述空调机组可以实现气态冷媒与润滑油的有效分离,并把润滑油集中在储油器中,进行油移动的控制,并把润滑油集中在储油器中,进行油移动的控制,尽可能的降低现有技术中气液分离不彻底而带来的缺陷。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调机组,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节流元件、油分离器及储油器,油分离器上设有进气端、出气端及出油端,储油器上设有进油口、出油口,压缩机的高压端与油分离器的进气端之间通过排气管相通,在油分离器的出气端设有出气管,油分离器的出油端与储油器的进油口之间通过接油管相通;在储油器上还设有均压口,该均压口通过均压管旁通在前述出气管上。
由于本空调机组还包括储油器,油分离器内的润滑油可通过接油管进入储油器内,由于出气管处的冷媒流速较快而在该处形成一定程度的引摄,当均压管将储油器与出气管连通后,储油器内的压力也得以降低,油分离器内的润滑油可以更顺畅的进入到储油器内,可以避免润滑油在油分离器内滞留,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换热器的换热系数,有效的防止系统性能下降,尽可能的避免各控制器产生误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结构是:
所述储油器的出油口与压缩机的低压端之间通过出油管相通,并在出油管上设有细径管。
所述均压口设于所述储油器的上部,所述出油口设于所述储油器的下部。
所述压缩机、室外换热器、油分离器及储油器均为至少两个而分别形成至少两个模块,各模块均包括有压缩机、室外换热器、油分离器及储油器,各模块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及节流元件也为至少两个,各节流元件与室内换热器分别对应串联,再并联连接在所述连接管上。
该空调机组还包括有均油管,所述各模块中的储油器通过该均油管相通。当其中一个模块运行而另一个模块停止运行时,停止运行的模块内的润滑油可以储存在储油器中,并经均油管流至运行的模块内,以实现各模块内润滑油的均匀分配。
在所述均油管上设有细径管及均油阀。通过均油阀可以控制各模块内润滑油的油量保持在容许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均压管使储油器内的压力降低,油分离器内的润滑油可以顺畅的进入到储油器内,可以避免润滑油在油分离器内滞留,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换热器的换热系数,有效的防止系统性能下降,尽可能的避免各控制器产生误动作。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模块,2、第二模块,3、压缩机,4、室外换热器,5、室内换热器,6、节流元件,7、油分离器,8、储油器,9、进气端,10、出气端,11、出油端,12、排气管,13、出气管,14、进油口,15、出油口,16、均压口,17、接油管,18、均压管,19、均油管,20、连接管,21、细径管,22、均油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空调机组,包括压缩机3、室外换热器4、室内换热器5、节流元件6、油分离器7及储油器8,油分离器7上设有进气端9、出气端10及出油端11,储油器8上设有进油口14、出油口15,压缩机3的高压端与油分离器7的进气端9之间通过排气管12相通,在油分离器7的出气端10设有出气管13,油分离器7的出油端11与储油器8的进油口14之间通过接油管17相通;在储油器8上还设有均压口16,该均压口16通过均压管18旁通在前述出气管1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16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数特性小流量调节阀
- 下一篇:组合式外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