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尼减振片材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1886.5 | 申请日: | 200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7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邦达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00 | 分类号: | F16F1/00;B32B15/04;B32B15/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赵磊 |
地址: | 5284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减振片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尼减振片材,用于各种需要减振的薄壁结构,如电器外壳、风管、汽车车身、车门等处,可以提供较大的结构损耗因子。
背景技术
振动控制中常用的方法是改变结构刚度和质量以避免共振,采用隔振器以减少振动的传递,采用动力吸振器吸收部分的振动能量等。但是在无法改变结构和无法采用隔振器、动力吸振器的场合,尤其是薄板结构及宽频带随机激励等场合,则采用增加部件或结构的阻尼来控制振动并减少噪声。
一般金属结构的自身的损耗因子很小,因此要增加部件或系统的阻尼,最方便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部件表面设置阻尼材料。目前常用的阻尼结构是在部件表面设置约束阻尼片材,能提供更大的结构损耗因子,但现有的约束阻尼片材产品的结构复杂,施工及制作要求较高,价格也贵。如《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及材料选用手册》(吕玉桓 王庭佛,机械工业出片社,1999)中提到了市场上的一种约束阻尼板,类似于三合板,中间为阻尼层,二边用金属板,但因无法焊接和价格昂贵而推广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施工方便,结构简单且价格较低的阻尼减振片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阻尼减振片材,它包括自粘性阻尼层和金属箔层,其中金属箔层设置在自粘性阻尼层的一个表面上。
金属箔层构成约束层,可以提供较高的结构损耗因子,结构简单,造价不高,而自粘性阻尼层具有自粘性,可以方便地直接粘接在需要减振的机构表面上,施工方便。
所述金属箔层为0.05-0.2mm的铝箔层,铝箔价格相对较低,加工便利,而且可塑性强,更容易在不规则、不平整表面的部件上使用。
在所述自粘性阻尼层的另一个表面上设有离型纸,可以保护自粘性阻尼层避免沾上杂质,影响施工。
在所述金属箔层外设有隔音阻燃材料层,可以进一步提供隔音、隔热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很容易设置在需要减振的薄壁结构上,具有良好的阻尼减振效果,加工容易,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自粘性阻尼层,2、金属箔层,3、离型纸,4、隔音阻燃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阅图1,一种阻尼减振片材,它包括自粘性阻尼层1和金属箔层2,其中金属箔层2设置在自粘性阻尼层1的一个表面上,在自粘性阻尼层1的另一个表面上设有离型纸3。
金属箔层2可以构成约束层,从而提供较高的结构损耗因子,而自粘性阻尼层1具有良好的自粘性,可以直接粘贴于需要减振的结构上,施工方便。在本实施例中,金属箔层2选用厚度为0.05-0.2mm的铝箔,相对加工价格较低,加工便利,此外铝箔较易弯曲变形,从而便于将自粘性阻尼层1粘贴于各种不规则、不平整的表面上。离型纸3可以起到保护自粘性阻尼层1的作用,使用前可以用手轻松剥离。
实施例2:
参阅图2,一种阻尼减振片材,它包括自粘性阻尼层1和金属箔层2,其中金属箔层2设置在自粘性阻尼层1的一个表面上,在自粘性阻尼层1的另一个表面上设有离型纸3,在金属箔层2外设有隔音阻燃材料层4,可以提供进一步的隔音隔热性能,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邦达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邦达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18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防污染靶
- 下一篇:长丝的电子导丝纱线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