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热线圈盘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2391.4 | 申请日: | 200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6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玉青 |
主分类号: | H05B6/38 | 分类号: | H05B6/38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亿律师事务所 44277 | 代理人: | 王向东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圈盘,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加热的线圈盘。
背景技术
现在所使用的加热线圈盘是先在将绞合为多股的漆包线一圈一圈地铺设置在线圈盘的线槽中,然后在线槽中加胶粘剂,通过胶粘剂的粘合作用将漆包线固定在线槽中,或者将线槽制作成能够与漆包线紧密配合的形状,然后将漆包线压入线槽中,这两种方式安装绕线不仅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在使用中由于线圈盘有一定的温度,胶粘剂老化而失去粘结力,使绕线与线槽松脱,造成短路等事故,同样将线槽制作成能够与漆包线紧密配合的形状,在线槽温度升高时,也容易使线槽膨胀,导致绕线与线槽松脱。
在线圈盘上磁条的安装中,以前所用的方式同样是两种方式:通过胶粘剂的粘合或通过在容置槽中设置卡槽等方式使磁条固定在线圈盘上,这两种方式同样存在与固定线圈相似的不足,即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容易使磁条松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绕线易于安装,线圈及磁条的固定简便,并且在使用中线圈及磁条与线圈盘结合牢固,不易松脱,线圈盘的装配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的线圈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加热线圈盘,包括具有绕线支架的线圈盘支架,线圈盘支架设有磁条,绕线支架上面设若干有一定宽度的挡板,相邻挡板形成线槽,线圈设于绕线支架上面的线槽中,绕线支架上相对于线槽的另一面设有放置磁条的容置槽,档板的上端设有挡块。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下列技术方案实现:
上述加热线圈盘,其所述档板的上端有挡块,该挡块沿线圈上面延伸。
上述加热线圈盘,其所述档板的上面有间隔均匀的挡块。
前述加热线圈盘,其所述绕线支架的另一面设有放置磁条的容置槽,容置槽的端面有挡块,该挡块沿磁条上面延伸。
前述加热线圈盘,其所述绕线支架的下面设有放置磁条的容置槽,容置槽的端面有部分挡块,该挡块沿磁条上面延伸。
前述加热线圈盘,其所述绕线支架的下面设有放置磁条的容置槽,容置槽的端面有间隔均匀的挡块,该挡块沿磁条上面延伸。
前述加热线圈盘,其所述加热线圈盘上线圈的端子与外接导线的连接端互相热熔合。
前述加热线圈盘,其档板和挡块连接为一体。
前述加热线圈盘,其容置槽和挡块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加热线圈盘上的磁条和绕线可以分别设置在线圈盘的两面,然后在使线槽或容置槽的断面形变,形成挡块,使挡块向绕线或磁条延伸,固定住线圈或磁条,这样可以提高线圈盘的加工速度,提高生产效率,不使用胶粘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降低了成本。
2、通过对线圈盘体材料的变形后形成的挡块向绕线或磁条延伸,固定住线圈或磁条,这样就避免了使用胶粘剂粘合固定线圈和磁条时,由于胶粘剂的老化,使线圈和磁条松脱的不足,本方案中绕线及磁条与变形后形成的挡块与线圈盘结合稳固,不易松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线圈盘的绕线支架沿径向的条幅截面图及部分放大图(A)变形产生挡块前线绕线支架;(B)变形后的绕线支架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线圈盘中的容置槽沿垂直于径向截面图及部分放大图(a)变形产生挡块前容置槽;(b)变形形成挡块后容置槽
图中:1、线圈盘支架;2、绕线支架;3、容置槽;4、挡板;5、线槽;6、磁条;7、挡块;8、漆包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描述:
如本实用新型的图1、2所示,其中包含线圈盘支架1,绕线支架2呈条辐状分布于线圈盘支架1中,磁条6设于绕线支架2上的容置槽4中,相连的两块挡板4形成线槽5,挡板4有一定的厚度。
绕线支架2上相对于线槽的另一面设有容置槽3。在安装绕线时,先将漆包线8绕设于线槽5中,然后对与绕线相邻的挡板4端面加热形变,在热熔后,对受热面施加压力,使受热面向垂直于挡板4的两个方向延伸,在两边形变产生挡块7,挡块7压在相邻的线圈上;当然也可以对被热熔后的挡板4向一个方向施加力,使热熔面只朝垂直于线槽的一个方向延伸,在一边形成挡块7,按照这种方式将线圈盘上设有漆包线8的挡板4全部形变,或部分形变后形成连续或不连续的挡块7,挡块7沿漆包线8的上面延伸,使漆包线8固定在线槽5中。当然使挡板变形挡块7的方式除了上述加热后施加压力外,还可以只是加热使挡板4端面形变或者直接使用压力使挡板变形形成挡块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青,未经李玉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23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