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利用高效节能多功能厨具机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3046.2 | 申请日: | 200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37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正军 |
主分类号: | F24B1/182 | 分类号: | F24B1/182;F24B1/183;A47J27/04;F24C15/2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147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利用 高效 节能 多功能 厨具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厨具机组,确切地说是一种余热利用高效节能多功能且热源可移动式厨具机组。
背景技术
有一定人数的食堂在传统大型煤灶上架上大铁锅用来炒菜(如图1所示),不仅炒菜时能耗损失大(经验热利用率仅30%,即70%被浪费),而且炒菜完毕后的其余时间均为封火保火时间(每天封火保火达20小时)且锅内要放水防止干烧,浪费极大。目前市场上有两种新型的厨具机组,第一种(如图2所示),灶台内的炉膛做成一种独立的可移动燃炉,将锅放置在一个中空的灶台上,在炒菜时将燃炉推进灶台内进行做功,炒菜完毕后可将燃炉移出并移至其他需要热源的灶台内继续进行做功,即一炉多用,往返做功,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但在炒菜时同样避免不了大量热能未被利用而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另外一种厨具机组(如图3所示),在灶台内部设有固定炉膛,将炒锅放置在炉膛之上,在灶台的另一头设有一蒸柜,蒸柜底部有蒸发器,在炉膛内部靠蒸柜一边的炉壁上开有烟道口,在蒸发器内设置若干根火管将烟道口与排烟管连通。此种厨具机组在使用时,通过炉膛底部的鼓风机向炉膛内鼓风,煤燃烧时一部分热能用来炒菜,另一大部分热能经过烟道口进入蒸发器所设置的火管中,热能通过火管管壁传递给蒸发器周围的水,使水升温沸腾并产生蒸汽用来蒸制食物。这样的结构有效的利用了炒菜时燃料的余热,但缺点是:采用固定式炉膛不利于燃料单独对蒸柜进行做功,若不炒菜而只使用蒸柜蒸制食物或消毒时,炒锅内需放大量的水防止干烧,同时也带走了相当一部的热能,同样在封火保火期间锅内也需放水防止干烧,造成了热能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炒菜时热利用率高且采用移动式炉膛一炉多用的余热利用高效节能多功能厨具机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余热利用高效节能多功能厨具机组,包括底座、锅台、厨具设备以及移动式燃炉,所述的锅台与厨具设备并列放置在底座之上,在锅台内部设有多种管路结构采用一定的连接形式与厨具设备底部的蒸发器连通;所述的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的移动式燃炉可在所述的底座外部及内部来回移动分别与所述的蒸发器和锅台对应。
所述的锅台内部设有多种管路结构,其管路是一组或多组烟管,或是一组或多组水管,或是多组水管和烟管相结合的形式,并且与所述的厨具设备所预置的烟管或水管一一对应密封连接在一起。
所述移动式燃炉可以是烧任一清洁型燃料的燃炉。
所述厨具设备是锅炉或者是开(热)水机或是蒸柜,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上部为机(壳)体,下部设有热交换装置即蒸发器,蒸发器内部设有预置的火管或水管或水火管相结合的管路与所述锅台内部所设相应的管路对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余热利用高效节能多功能厨具机组,在炒菜时,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能一部用来炒菜,另一部分则由于锅台内布置的管路与蒸发器连通,将会通过这些连通的管路最终传递给旁边的厨具设备底部的蒸发器,蒸发器再将热能传递给蒸发器周围的水,当该厨具设备是锅炉时可以使其产生高温高压蒸汽,当该厨具设备为开(热)水机时将可以使其产生开水或热水,当该厨具设备为蒸柜时可以使其产生蒸汽用来蒸制食物或消毒等,有效地利用了炒菜时的大部余热.若只需要使用厨具设备时,可将燃炉移到厨具设备下方单独对其做功而锅内无需放水防干烧,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在燃炉是用煤作为燃料的情况下,在其封火保火期间,若厨具设备为开(热)水机时则可利用封火保火时的热能提供热水或起到保温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将燃炉移到其它灶台下方继续使用。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易于安装,维修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是各类大中型食堂理想的厨具设备.
综上所述综,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炒菜时有效利用余热且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易于安装,维修方便,成本低廉的余热利用高效节能多功能厨具机组。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煤灶示意图;
图2是第一种目前市场已有的相关厨具机组示意图;
图3是第二种目前市场已有的相关厨具机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正军,未经张正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30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停机换卷接料装置
- 下一篇:复合型平模生物质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