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电子捕虫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3301.3 | 申请日: | 200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04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燕桂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桂明 |
主分类号: | A01M1/08 | 分类号: | A01M1/08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 咏;陈书诚 |
地址: | 4157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电子 捕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虫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农牧业多遭受虫害,采取的防护方式常见的有两种,一是通过人工喷洒雾状杀虫剂消灭害虫及其幼虫,这样虽然保护了农作物不会受到虫害,但是残留的农药将使农作物被污染,农产品也并非绿色健康食品,并且药物喷洒过程中还将对作业者的身体造成伤害;二是采用电子灭蛾灯利用大多数害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光波结合,并利用特定的颜色和气味诱成虫进行扑杀,这样虽能降低农作物的受损程度,但害虫不能集中处理成了污染环境的垃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收集被捕虫子并进行利用的环保电子捕虫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环保电子捕虫器,包括诱虫灯,还包括一个能将诱虫灯旁的虫子吸进到一个收集箱中的吸虫器,所述诱虫灯位于吸虫器的上方,在诱虫灯的外围有一将虫子导入收集箱的聚虫斗,该聚虫斗与收集箱连通,所述吸虫器包括电动机和离心式风机。
为了提高吸虫效率,在聚虫斗的上方设置有一个顶罩。
在收集箱上设有空气流通管,该管的上端伸至所述顶罩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环保电子捕虫器,通过诱虫灯将害虫引诱至聚虫斗,打开吸虫器,可将害虫全部吸至箱底,既可消灭害虫,又可将害虫收集作为饲料,实现环保高效的捕虫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诱虫灯1、收集箱2、聚虫斗3和顶罩4,诱虫灯1安装在收集箱2的箱顶,可采用矩形节能灯,在收集箱2箱体上方连接有聚虫斗3,聚虫斗3呈漏斗状将诱虫灯1包围其内,在聚虫斗3的上方有一个拱形顶罩4,顶罩4的最底层是一层网孔层41,顶罩4与聚虫斗3间通过四根支柱5连接,支柱5用于支撑顶罩4。收集箱2内装有吸虫器6,吸虫器6放置在安放架61上,吸虫器6的上方便是诱虫灯1,吸虫器6的吸口靠近诱虫灯1,尾部通入箱底,箱底底端开有箱门7,箱门被插封,箱底底端与箱座8接触处呈斜坡状,适于倾倒收集的害虫,还便于安放电瓶,(电瓶仅仅在偏远地区用电不便的情况使用)。在收集箱2箱身周围引出四根空气流通管9,每根空气流通管内都装有滤网91,这四根空气流通管9都直接通入网孔层41,不仅可将空气通入网孔层内,还可辅助支撑顶罩41。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打开诱虫灯1,将害虫吸引至聚虫斗3内,由于吸虫器6的吸口有一个离心式风机,吸虫器6通电后,离心式风机将以高速转动产生极强的吸力和压力,在吸力和压力作用下,空气高速进入,致使吸虫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大气压形成负压差,在此压差下,将害虫吸至收集箱2内,而空气流通管9利于排出聚虫斗3内的害虫,当害虫收集到一定量后可打开箱门7,取出作为饲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桂明,未经燕桂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33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