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循环冲击钻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3351.1 | 申请日: | 2009-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78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日平;相仁发;谢艳云;邹长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黑金刚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40 | 分类号: | E21B10/4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200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冲击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头,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循环冲击钻头。
背景技术
反循环冲击钻头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矿石探测、地下岩样采集、建筑工程、水电、港口、高速工路以及城市建设项目等一系列工程项目的前期岩样探测,同时将粉尘收集起来,避免了环境污染,具有很好的环保功效。
目前国际上生产的反循环冲击钻头都是与冲击器卡钎套、卡环、衬套相配合应用的,产品具有一定局限性,气体经卡钎套再回到卡钎套,气路不畅通,碎石和排渣效果不佳,与其它产品不可替换,而且每种型号的冲击钻头配有一种专用冲击器,形成了具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路畅通,碎石和排渣效果好及各种型号互换的反循环冲击钻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循环冲击钻头,包括冲击钻头,设在冲击钻头上的排粉槽和横槽,在所述的冲击钻头的肩部钻有气孔,所述的气孔一端能与卡钎套对接并与采集管联通,另一端能过排粉槽与所述的横槽对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反循环冲击钻头,在冲击钻头的肩部钻气孔,一方面利用冲击钻头的肩部实现气体的封闭,另一方面利用肩部的气孔与冲击钻头前部的排粉槽以及横槽的联通功能,实现气路畅通,更好的实现碎石、排渣效果。同时,可以根据所需孔径的大小对钻头及其肩部进行设计,改变了目前市场上冲击钻头与冲击器相对应的局限性,实现了多种型号的冲击钻头可以应用于同一种冲击器,避免了很大程度的浪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气路畅通,碎石和排渣效果好的反循环冲击钻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C-C线剖示图;
图3是沿图1中D-D线剖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钎体7前端设有冲击钻头8,钎体7中部设有6条花键6,尾端设有4条周向均布的槽16,在冲击钻头8上设有硬质合金1、排粉槽3、横槽2和进气槽5,在冲击钻头8的肩部钻有气孔4,气孔4一端与卡钎套11对接,另一端与横槽2对接与采集管14联通。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将钎体7通过卡钎套11、卡环13、和衬套15、花键6和槽16安装在冲击器的外缸12上,气孔4一端与卡钎套11对接并与采集管14联通,将钻头钻入岩层10内,在冲击钻头8的肩部钻有气孔4,一方面利用冲击钻头8的肩部实现气体的封闭,另一方面利用肩部气孔4与冲击钻头8前部的排粉槽3以及横槽2的联通功能,实现气路畅通,气体经进气槽5、排粉槽3、横槽2和气孔4到采集管14,将钻下的碎石9经气孔4和采集管14带走,更好的实现碎石、排渣效果。
本实用新型根据所需孔径的大小对冲击钻头8及其肩部进行设计,不需要在冲击器的卡钎套11上设置气孔,改变了目前市场上冲击钻头8与冲击器相对应的局限性,实现了多种型号的冲击钻头可以应用于同一种冲击器,避免了很大程度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黑金刚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长沙黑金刚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33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