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菌鞋垫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3965.X | 申请日: | 2009-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5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傅泽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泽星 |
主分类号: | A43B17/00 | 分类号: | A43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鞋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纤维天然抗菌鞋垫。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使用的传统鞋垫或药物鞋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传统鞋垫,多数使用回收布料制成,又未经消毒处理,故含菌量超标,当然也不具备防治脚癣汗臭功能。另又因该鞋垫为洗后复用品,而一般洗后又无彻底消毒条件,易造成致病真菌的滋生和交叉传染之弊;各种药物鞋垫,如使用抗菌添加剂织物制成的鞋垫,在这些抗菌添加剂中大多数使用了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消毒剂,如多聚甲醛,漂白粉,过氧化物,有的鞋垫竟宣传可以洗涤复用,这不符合药物失效规律。经洗涤后的鞋垫因洗后无彻底消毒条件,从而又造成致病真菌的滋生和交叉传染之弊。综上所述,传统的鞋垫均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抗菌防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鞋垫。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正面层、底面层,正面层与底面层粘连于一体,所述的正面层和联结线采用由竹纤维为原料制成的织物,正面层与底面层由联结线穿过孔联结于一体。
所述的正面层和联结线采用的织物是有纺织物,或是无纺织物。
正面层和联结线采用的织物采用100%竹纤维为原料的织物;或采用所占的比例不少于40%的竹纤维和其他纤维为原料的混纺交织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传统鞋垫的基础上,将鞋垫的正面层和联结线采用了由竹纤维为原料制成的织物。经实验表明,竹纤维具有天然抗菌性,它对白癣菌、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大肠杆菌等均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鞋垫以物理的(非药物)方式抗菌防臭。改变了传统的鞋垫以化学方式抑杀细菌而形成对人体有害影响,可以洗涤复用,经洗涤后的鞋垫因洗后无需再消毒,能避免真菌的滋生和交叉传染。由于鞋垫上有孔,具有很好的透气性,能防止脚臭。此外,由于正面层与底面层通过联结线联结,既耐用,又节省竹纤维原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1.联结线,2.正面层,3.底面层,4.孔。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正面层2、底面层3,正面层2与底面3由联结线1穿过孔4连于一体,所述的正面层2采用由竹纤维为原料制成的织物。
所述的正面层2采用的织物可以是有纺织物,也可以是无纺织物.正面层2采用的织物可以采用100%竹纤维为原料的织物,也可以采用竹纤维和其他纤维为原料的混纺交织物.所述的由竹纤维原料与其他纤维原料混合而成的混纺交织物中,竹纤维原料所占的比例不少于40%.底面层为其他普通织物或无纺织物即可.
以下再通过几组实验数据来说明本发明抗菌防臭鞋垫所具有的抗菌性。
实验一
实验机构:日本化学纤维检查协会
实验方法:统一实验法
实验细菌: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6538P)
洗涤方法:高温加速洗涤法(JAFET标准洗剂)
实验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泽星,未经傅泽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39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