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式污泥泵叶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4181.9 | 申请日: | 200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746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曾广胜;江太君;刘跃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新桥 |
主分类号: | F04D29/22 | 分类号: | F04D29/22;F04D29/24;F04D7/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宁星耀 |
地址: | 410100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污泥 叶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泵叶轮,尤其是涉及一种一种离心式污泥泵叶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提高污泥泵效率和扬程的方法主要有:1)增大流道容积;2)增加叶轮叶片数目;3)增大叶轮叶片包角;4)修改叶轮叶片线型。修改叶片线型的方法,已经发展到极致,改进的空间已经很少;增大叶片包角,在提高扬程的同时,流体所受阻力也相应增大,回流加快,泵的效率大大下降;而增加叶片数目与增大流道容积又相互矛盾,叶片数目越多,流道容积就越小,流量就低。
在保证流道容积不下降太多的情况下,提高泵体的流量,增加泵的扬程,就需要考虑改进泵体叶片分布结构。流体在流道中流动时,叶轮高速旋转,在单一叶片作用下,流体会在流道中发生湍流,湍流速度的不均匀分布又导致流体回流现象严重,影响泵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污泥泵扬程及效率的离心式污泥泵叶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包括叶轮本体,所述叶轮本体上固定有主叶片,在两个主叶片之间固定有分流叶片。
分流叶片宜固定在两个主叶片之间切向距离为4∶5-7(优选4∶6)的位置。分流叶片长度宜为主叶片长的1/2至1/4(优选1/3)。具体根据实际工况确定。
在泵正常工作的时候,在流道入口处,杂物可以正常进入而不会因为增加了分流叶片,流道容积变小而出现堵塞现象;当流体进入到流道中部遇到分流叶片时,在分流叶片的作用下流体分为两条支流从出口甩出。在没有分流叶片时,流体在主叶片作用下经过出口以后,流体会在惯性力作用下发生回流,返回的尾流会冲击流道入口处的流体,改变流体速度场,降低负压,减少后续流体的吸入。在设置分流叶片以后,流体在流道的中部发生分流,改变速度场分布,减少甚止消除回流现象,同时分流叶片随叶轮转动也会对流体产生较大的切向力,改善了流体在出口处的受力,因而在保证流道通畅的前提下提高了泵体扬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对普通离心式污泥泵进行改造;相对于增加主叶片,节约材料;可提高泵的效率和扬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分流叶片的污泥泵叶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与泵体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中:1、叶轮本体;2、流道;3、分流叶片;4、主叶片;5、泵前端盖;6、叶轮;7、泵后端盖;8、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施例包括叶轮本体1,叶轮本体1上固定有主叶片4,在两个主叶片4之间切向距离为4∶6的位置固定有一个分流叶片3,分流叶片3长度为主叶片4长度的1/3。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叶轮是安装在离心式污泥泵上的。叶轮6安装于泵前端盖5与泵后端盖7之间,叶轮6通过轴8与泵后端盖7相连。安装妥当后,泵前端盖5和泵后端盖7会将叶轮6封闭起来。
泵的流道2入口位于前端盖5中间,口型呈喇叭状,便于流体的吸入;在泵正常工作的时候,在流道2入口处,杂物可以正常进入,而不会因为增加了分流叶片3,流道2容积变小而出现堵塞现象;当流体进入到流道2中,遇到分流叶片3时,在分流叶片3的旋转剪切作用下,流体分为两条支流从出口甩出,改善了流道2内的流体速度分布,减少了仅有主叶片4作用下流体的回流现象,有利于提高泵的扬程;分流叶片3的存在不会显著影响到流道2的容积,因而不会对泵的流量产生显著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新桥,未经李新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41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