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铲铲斗的斗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64398.X | 申请日: | 200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173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石显接;蹇尚友;肖秋实;李必胜;刘志和;仇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9/00 | 分类号: | E02F9/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 晖 |
地址: | 41000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铲 斗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石方开挖工程,尤其涉及用于电铲铲斗的斗门。
背景技术
目前,水电开挖施工时多有涉及到VI级花岗岩的挖掘、开采。现有斗门作为工作装置,在开采VI级花岗岩时,频繁出现斗门中部、垂直斗底方向整体或部分开裂失效,以及斗门边角磨损严重等状况,平均使用寿命仅3~4个月,需要频繁在施工现场维修更换,造成生产率低下、生产成本增高等不利影响。
现有斗门结构形式采用一底板和六个销座用铸钢ZG35整体铸造而成,厂家改进后的现有斗门采用了整体铸造加强筋的结构形式,该种斗门材质耐磨,适合挖掘III级土壤或粉碎物料,但是在VI级花岗岩开采时,斗门主要承受超负荷的非规律性冲击载荷,现有斗门整体结构薄弱,不耐冲击,使用一段时间就容易造成斗门失效,平均使用寿命只有3~4个月,严重影响电铲的有效生产率;同时,销孔座的磨损速度比斗门底板的磨损速度更快,并且销孔座的磨损会加速斗门底板的磨损,从而导致整个斗门失效;另外,因斗门采用ZG35制成,焊接要求高,维修难度大,因此斗门失效后通常不得不更换新斗门,从而拖延施工进度,工作效率低下,工程成本增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整体强度高、耐冲击能力强、便于维修、使用寿命长的用于电铲铲斗的斗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铲铲斗的斗门,包括斗门底板和销孔座,所述销孔座与斗门底板焊接连接,斗门底板周边焊接有周边肋板。
所述销孔座两侧焊接有斜撑肋板。
所述周边肋板的高度H为20mm~40mm,所述斜撑肋板的厚度δ1为20mm~180mm,所述斗门底板的厚度δ2为30mm~50mm。
所述斗门底板与铲斗贴合处的过渡圆弧半径R为158mm~18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斗门底板周边焊接周边肋板,提高斗门底板周边的抗冲击强度,防止出现斗门边角磨损严重的情况,同时,周边肋板和销孔座均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于斗门底板上,当周边肋板和销孔座损坏后,可方便的通过气割的方法将原周边肋板和销孔座从斗门底板上分离,再在斗门底板上焊接新的周边肋板和销孔座,使本实用新型的斗门更容易维修,节省了维修时间,提高了电铲有效生产率。在销孔座两侧焊接斜撑肋板,可提高销孔座的强度和稳定性。通过断裂、磨损、冲击理论分析,结合实际进行改进设计,将斗门底板和斗门上的各种肋板设定在一定的厚度、高度范围内,从而有效改善斗门整体结构刚度、抗弯截面模量及搞冲切截面系数,提高斗门整体承受负荷的能力。在斗门底板与铲斗贴合处采用大圆弧过渡的形式,可使斗门底板与铲斗贴合处的应力分布更均匀,力学性能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面视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斗门底板 2、销孔座
3、周边肋板 4、斜撑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电铲铲斗的斗门,包括斗门底板1和销孔座2。销孔座2与斗门底板1焊接连接,销孔座2两侧焊接有斜撑肋板4,可提高销孔座2的强度和稳定性;斗门底板1周边焊接有周边肋板3,该周边肋板3可提高斗门底板1周边的抗冲击强度,防止出现斗门边角磨损严重的情况;斗门底板1中部还设有呈网络状的加强肋板,用于提高斗门的整体刚度。周边肋板3的高度H为20mm~40mm,斜撑肋板4的厚度δ1为20mm~180mm,斗门底板1的厚度δ2为30mm~50mm,斗门底板1与铲斗贴合处的过渡圆弧半径R为158mm~180mm。本实施例中,周边肋板3的高度H为30mm,斜撑肋板4的厚度δ1为30mm,斗门底板1的厚度δ2为40mm,斗门底板1与铲斗贴合处的过渡圆弧半径R设有两种大小,其中钝角处过渡圆弧半径R较小,为158mm;直角处过渡圆弧半径R较大,为180mm。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铲铲斗的斗门,周边肋板3和销孔座2均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于斗门底板1上,当周边肋板3或销孔座2损坏后,可方便的通过气割的方法将原周边肋板3和销孔座2从斗门底板1上分离,再在斗门底板1上焊接新的周边肋板3和销孔座2,使本实用新型的斗门更容易维修,节省了维修时间,提高了电铲有效生产率。通过断裂、磨损、冲击理论分析,结合实际进行改进设计,将斗门底板1和斗门上的各种肋板设定在一定的厚度、高度范围内,从而有效改善斗门整体结构刚度、抗弯截面模量及搞冲切截面系数,提高斗门整体承受负荷的能力;在斗门底板1与铲斗贴合处采用大圆弧过渡的形式,可使斗门底板1与铲斗贴合处的应力分布更均匀,力学性能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43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