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64434.2 | 申请日: | 200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902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友林;曾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友林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0湖南省湘潭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同步电机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功率密度大、性能优越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
背景技术
永磁同步电机由于它具有快速起动、定位精确、调速范围宽、功率因素高等诸多优良性能,目前在日常生活中、工农业生产、航天航空、国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特别是在小体积、大功率、低速大转矩的环境下,它的优势更加显著。可是,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存在如下两个的缺陷:首先,永磁体与转子一般采取表面贴的方式固定,而外表面与定子铁心内圆之间仅套以非磁性圆筒,或者仅在永磁体表面裹以无纺布作固定,以增加转子在高速运转时增加机械强度,但这样做得结果是增加了定子与转子之间的气隙,降低了磁钢的磁场效率;同时,由于永磁体在工作中会产生热量,当热量超过其最大工作温度时,将导致永久失磁,造成电机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生产成本低、散热效果非常好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它包括转子骨架和瓦状磁钢,所述的转子骨架为空心结构,由转子骨架的内层圆、外层圆由连接肋条支撑联接并铸造成为一个整体;所述的瓦状磁钢粘贴安装于转子骨架的外缘。相邻两片瓦状磁钢之间加装有非磁性压条,用非磁性螺丝固定。瓦状磁钢的内圆与转子的外圆为同心圆,瓦状磁钢的外圆半径小于内圆半径。连接肋条呈条状或翼片状。
本实用新型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有益效果在于:以最简单的方式解决了转子与永磁体之间包裹层容易损坏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电机定子与转子之间的气隙过大,导致磁密降低的问题,气隙磁通密度波形趋近于正弦波,使得性能非常优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还在于解决了电机永磁体的散热问题,降低了电机转子的温度,使效率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提高电机的性能。它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矿山电机车、小型风力发电设备等需要低速大转矩的各类电子设备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它的电机转子设计成为空心转子,转子骨架1为空心结构,由转子骨架1的内层圆4、外层圆5由连接肋条6支撑联接并铸造成为一个整体;所述的瓦状磁钢2粘贴安装于转子骨架1的外缘。
转子骨架1的圆周与中心轴采用连接肋条6进行连接,形成了很大的空隙;连接肋条6形状既可设计成条状,也可设计成翼片状,转子在转动时形成空气对流,形成风道,以利于磁钢的散热。
瓦状磁钢2与转子骨架1的安装,除采用粘贴方式外,在相邻两片瓦状磁钢2的中间加装非磁性压条3,以非磁性螺丝7进行安装,以避免转子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造成对电机的损坏。
瓦状磁钢2的内圆与转子的外圆是同心圆,瓦状磁钢2外圆的半径小于内圆的半径,由此形成了不等厚度的瓦状磁钢2以及转子特定的磁密分布。
单个转子作为标准的功率单元,可以由N个功率单元组合成N功率叠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友林,未经陈友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44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