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轮径向自吸流体润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4875.2 | 申请日: | 2009-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6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章易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易程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径向 流体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齿轮的润滑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与润滑油进入啮合齿轮副的供油路线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齿轮润滑方法如油浴润滑、飞溅润滑、油雾润滑、润滑脂润滑与固体润滑等,在高速、重载或立式传动的特殊工况下齿轮润滑容易出现供油不足的现象。喷油润滑方法与离心润滑方法,虽解决了高速、重载或立式传动下的齿轮润滑的乏油问题,但由于润滑油只有部分进入啮合的齿轮副而供油效率低,且需要有附加喷油动力设施,并且离心润滑方法的齿轮结构也过于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供油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解决齿轮乏油润滑问题的高效供油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齿轮的润滑装置,包括吸油泵、径向油孔齿轮、密封圈和集中导油孔,所述的吸油泵将润滑油送入所述的集中导油孔,然后润滑油进入所述的密封圈油孔与所述的径向油孔齿轮上的油孔,最后甩入在啮合区域方位的轮齿根部并进入相啮合的两齿廓表面间,从而实现齿轮的润滑。
所述的吸油泵为螺杆泵或螺旋泵。所述的吸油泵的螺杆与齿轮的转轴为同一构件。所述的径向油孔齿轮是沿半径方向开有通向齿轮每一根部油孔的齿轮。所述的密封圈上开通有与所述的径向油孔齿轮上等数量的径向孔,两者保持相对静止,并且两者的径向孔保持对准;或所述的密封圈上开通一个径向油孔,与所述的吸油泵的泵体保持相对静止,并且所述的密封圈上的径向油孔对准所述的集中导油孔。所述的集中导油孔开设在面向齿轮啮合区间的吸油泵的泵体上。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有益效果是:(1)无需附加动力;(2)供油效率高,润滑油集中喷在啮合区,而非啮合区很少有油液喷出;(3)有利于增厚油膜,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具有一定速度的润滑油而进入齿轮副所构成的油楔将产生相应的附加动压。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密封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作进一步的描述。
在附图1中,吸油泵的泵体3与径向油孔齿轮6通过密封圈5进行动密封,螺杆2随齿轮轴一起转动,从而吸油泵将润滑油从油池1吸入。径向油孔齿轮6是沿半径方向开有通向齿轮每一根部油孔的齿轮。密封圈5上开通有与径向油孔齿轮6上等数量的径向孔,两者保持相对静止,并且两者的径向孔保持对准;或所述的密封圈5上开通一个径向油孔,与吸油泵的泵体3保持相对静止,并且密封圈5上的径向油孔对准集中导油孔。在吸油泵的泵体3上开有面向啮合区的集中导油孔,且以保证润滑油集中地送至通向啮合区的径向油孔并进入齿根,最终到达啮合轮齿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易程,未经章易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48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