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4920.4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404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洁;谭寿云;何为国;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2D3/12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奇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毛华学 |
地址: | 4120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助力 转向 装置 | ||
1.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总成(1),轴总成(6),壳体总成(7),控制器(9),执行机构(10)和直驱电机(8),传感器总成(1)采集来自于轴总成的电动助力转向信号,该信号通过连接线束(14)送入控制器(9),控制器经过逻辑运算和模拟运算之后,将控制信号发送给直驱电机(8),直驱电机驱动执行机构(10),实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助力转向,主动回正和阻尼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总成(6)包括转向主轴(31)和扭力杆(32),转向主轴(31)与汽车方向盘转向管柱相连,扭力杆(32)套装在转向主轴内部,通过产生形变的方式感知来自汽车方向盘的角度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10)包括齿轮(4)和齿条(5),齿轮(4)套接在转向主轴(31)末端,齿条(5)位于齿条轴(19)的前半段,齿轮(4)与齿条(5)之间采用单边啮合方式,齿条轴(19)的后半段为丝杠形式,直驱电机转子(15)为一外部有齿的套筒,直驱电机转子(15)通过与齿条轴(19)丝杠部分啮合带动齿条(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10)包括齿轮(4)和齿条(5),齿轮(4)套接在转向主轴(31)末端,齿条(5)位于齿条轴(19)的前半段,齿轮(4)与齿条(5)之间采用单边啮合方式,齿条轴(19)的后半段为丝杠形式,所述直驱电机转子(15)与螺母(16)制成一体,直驱电机转子(15)通过螺母(16)与齿条轴(19)丝杠部分啮合带动齿条(5)。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驱电机转子(15)末端螺母部分采用滑道形式,螺母(16)的滑道部分与齿条轴(19)的丝杠部分通过滚珠(18)进行滑动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总成(1)包括扭矩测量装置(33)和角度测量装置(34),扭矩测量装置通过测量扭力杆(32)发生形变的角度得出方向盘的转动扭矩,角度测量装置测量方向盘转动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包括状态监测单元(12)和电源监测单元(13),状态监测单元(12)和电源监测单元(13)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器(9),当驾驶员有转向操作、或者已经到达回正状态或者阻尼状态,控制器(9)输出控制脉冲,驱动直驱电机(8)工作,由直驱电机(8)带动执行机构(10)工作,产生转向推力,最终与驾驶员的转向意图相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包括反馈装置(11),所述反馈装置监测直驱电机转子(15)的转速和位置,与来自传感器总成(1)的转速和位置信号进行比较,从而向控制器(9)输出控制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包括压簧垫块(35)和外塞(37),在压簧垫块和外塞之间封装有弹簧(36),压簧垫块(35)中部有孔,外塞(37)通过弹簧(36)将齿条(5)紧压在齿轮(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492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口防喷器快速试压装置
- 下一篇:直流供电式梭式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