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物料输送仓泵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66092.8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0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亚非;何安;龚南雁;文劼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00 | 分类号: | B65G53/00;B65G53/34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 |
地址: | 41200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物料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输送仓泵,尤其是冶金设备上所用的高温物料输送仓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般仓泵,只能输送常温物料,不能用于输送温度超过800℃高温物料。如名称为“内T气力输送仓泵”的中国专利(ZL200620065294.7),在泵内设置有物料流化装置,泵体是单层结构,能多泵串联远距离输送不堵管,而且能自动调节孔板间隙以适应负荷的变化,但不能应用于高温物料的输送。另一名称为“输煤用仓泵”的中国专利(ZL99203777.8),能降低压缩气体的消耗量,提高煤粉输送量,但同样不能输送高温物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仓泵不足,提供一种高温物料输送仓泵。
本实用新型的高温物料输送仓泵,包括泵体、置于泵体上部且与泵体内相通的高温下料阀、充压阀、排气阀,泵体下部的物料输送管及与之相接的输送阀,所述泵体为可通入冷却介质的夹层结构,所述冷却介质入口置于泵体下端、冷却介质出口置于泵体上端;所述仓泵还包括搅拌机构、测温仪和密封装置;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置于泵体上端盖外的搅拌动力及置于泵体内的搅拌器,通过置于泵体上端盖上的所述密封装置实现搅拌机构与泵体的密封;所述测温仪置于泵体上端盖上且伸入泵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高温物料输送仓泵,取消了一般仓泵内的物料流化装置或其他加压装置,避免了高温物料在进入泵体内腔时高温对物料流化装置或其他加压装置的损坏或其他不利影响,使泵体内部结构更加简单。泵体设计成夹层结构,可通入冷却介质,并在泵体上安装设计搅拌机构,通过搅拌物料来使物料加速冷却。同时通过泵体上的测温仪实时监测物料温度,当高温物料(>800℃)的温度降至设定值则启动仓泵,对物料进行正压密相输送,使物料从仓泵底端出口经输送管和输送阀输送至其他容器或设备中,达到了输送高温物料(>800℃)的目的。另外,在泵体的物料入口上安装有高温下料阀,如中国专利ZL200820158985.0所述的高温下料阀,不仅解决了高温物料下料问题,同时解决了仓泵物料入口的密封问题,使仓泵能够保持输送压力实现正压密相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高温物料输送仓泵,包括泵体7、高温下料阀5、输送阀8、物料输送管9、搅拌机构4、充压阀1、排气阀6、测温仪2以及搅拌机构4与泵体之间的密封装置3。
高温下料阀5(本实用新型选用了ZL200820158985.0所述的高温下料阀)置于泵体7上部且与泵体7内相通。泵体7下部连接有物料输送管9及输送阀8。泵体7设计为可通入冷却介质的夹层结构,冷却介质入口置于泵体7下端、冷却介质出口置于泵体7上端。搅拌机构4包括置于泵体7上端盖外的搅拌动力4.1和置于泵体7内的搅拌器4.2,通过置于泵体7上端盖上的密封装置3实现搅拌机构4与泵体7的密封。充压阀1、排气阀6和测温仪2分别置于泵体8上端盖上且伸入泵体8内部。
首先使泵体7的夹层内通入冷却介质,再开启高温下料阀5,使高温物料经高温下料阀5进入泵体7内腔,待物料全部进入后关闭高温下料阀5启动搅拌机构4,通过测温仪2实时监测物料温度。当物料温度达到设定值,则开启充压阀1对泵内冲压;当压力达到设定值,则开启输送阀8,物料经料输送管9、输送阀8将物料输送至其他设备或容器。输送完毕,开启排气阀6排出泵内压力。如此反复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高温物料输送仓泵,结构简单,操作控制方便,实现了高温物料的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60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