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化床——固定床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6408.3 | 申请日: | 200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81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丁国际;刘德永;郑广宏;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化床 固定床 一体化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流化床——固定床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生活污水及各种工业废水。这些废水若不加以处理或者处理不达标而直接排放,将会引起严重的水体污染。然而市政排水管网的改造,扩展及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严重滞后,大部分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污染严重,新建的居民小区大多远离城市或位于市政排水管网未能覆盖的地区,同时,由于农村水环境意识淡薄和治理资金短缺,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也是水体水质下降的重要原因。
此时应用分散式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可有效地处理这些水并达标排放,从而减轻水体的污染程度。因此只有尽快研制出真正高效,低耗,造价及运营费用低廉的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才能适应我国中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在目前的污水处理技术中,为了达到脱氮除磷的目标,所采用的工艺大多为A2/O及其各种改良形式,但是这种工艺需要有硝化液及污泥的回流设备,要想维持较高的脱氮除磷效果,就必须加大回流量,这样势必增加污水厂日常运行费用,并且实际的工程应用中,该工艺流程复杂,运行繁琐,在小型的污水处理应用中存在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传统技术的不足,结合生物膜法的优点,提供了一种流化床——固定床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省掉了复杂的混合液及污泥回流系统,降低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减少了剩余污泥量和占地面积,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流化床——固定床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它包括一个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中加装竖向隔板,将池体分割成7个串联的反应池,各相邻反应池的前反应池下部和后反应池上部相互连通,废水在反应池内沿隔板上下流动,使得水流总体上呈上下锯齿形绕流,但整个池体中的水流则以较慢的速度作水平推流。其中第2、3、5和6反应池为好氧流化床,池内部分填充多孔弹性载体,体积填充率为26%-46%,反应池底部一侧布置曝气装置,在空气的带动下池中的悬浮载体呈流化状态;第1、4和7反应池为固定床,池内填满多孔弹性载体,体积填充率为95%-100%,载体为固定状态,反应池中呈现厌氧缺氧状态。所有反应池上下两端各设一块多孔隔离板,固定载体防止载体的流失。各反应池底部均设有排泥口,可定期从各反应池中排泥,第一反应池上部有进水口,第1、3、5和7反应池上部有溢流堰,第7反应池上部有排水口。为了保证最终的溢流出水,在第1,2反应池之间设置一个改变流向的导流隔间,为了防止污水在各反应池之间发生倒流,保证污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前水平推流,反应池中带有溢流堰的隔板沿着水流的方向依次降低。
相对于现有的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实质性特点和优点:
①不需要专门的混合液和污泥回流设备,运行能耗低
在装置的运行成本中,能耗费用所占的比例较大,减少能耗是降低运行成本的关键。本处理装置由于采用了生物膜的工艺方式,装置内设置多孔弹性载体,反应器内具有较高的微生物浓度,通过控制反应器内的溶解氧水平,可以在生物膜内部形成丰富的好氧厌氧微环境,并且较长的污泥龄也有利于硝化菌的生长,易于实现高效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通过在池体中设置隔板,好氧区和缺氧区交替进行,又为氮磷的高效去除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因此可以省去专门的回流装置。采用生物膜法同时可以省掉缺氧区所需要的搅拌设备,整个装置具备低能耗的特征。
②流化床和固定床间隔运行,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本装置好氧池中的悬浮载体随着曝气所产生的气体形成流化床,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溶解氧在流化床内由于紊流的水力条件而迅速的扩散到生物载体的周围,扩大了生物体与污水的接触面积和污水与生物膜之间的相对运动,促进有机物被载体生物膜吸附,同时也为有机物的降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生化反应的速率较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并且不存在堵塞的问题,但是出水中容易夹带有大量脱落的生物膜碎片。固定床除了具有过滤的作用以外,经过好氧流化池处理过后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溶解氧,使得整个反应器处于缺氧厌氧的状态,有利于反硝化反应的进行,进一步提高了整个处理装置去氮的性能。好氧流化床和固定床的有机组合使得装置对污水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
③剩余污泥量少,占地面积少,管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64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焊台虎钳
- 下一篇:一种转向支撑与前壁板的连接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