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承载交通运输工具的彩色警示防滑移动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6740.X | 申请日: | 2009-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9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徐惠麟;顾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路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9/08 | 分类号: | E01C9/08;E01C1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20023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承载 交通 运输工具 彩色 警示 防滑 移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道路交通的防滑及支撑板。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市政配套工程施工日益增多,城市路面临时开挖随处可见,这给本已有极其严重问题的城市交通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增加不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和根本治理,必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恢复临时交通,一种应对路面挖开后方法是在挖开路面上铺设支承板,例如钢板,然而这些支承板存在防滑且不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缺陷,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承载交通运输工具的彩色警示防滑移动板,可铺设在临时挖开的路面上,具备集支承、防滑以及警示于一体的功能。
实现了前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承载交通运输工具的彩色警示防滑移动板,其特点是,包括:支承板;在该支承板上铺设的粘接剂层;以及密布在粘接剂层之上的彩色的防滑骨料,这些防滑骨料嵌入在该粘接剂层中。
所述的用于承载交通运输工具的彩色警示防滑移动板,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支承板是钢板。
所述的用于承载交通运输工具的彩色警示防滑移动板,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支承板是钢板路基箱。
所述的用于承载交通运输工具的彩色警示防滑移动板,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粘接剂层是改性环氧类树脂层。
所述的用于承载交通运输工具的彩色警示防滑移动板,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防滑骨料具有不同的规格和颜色,并显示出警示文字或图案。
所述的用于承载交通运输工具的彩色警示防滑移动板,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防滑骨料呈粒状,其高度在3mm-5mm之间。
所述的用于承载交通运输工具的彩色警示防滑移动板,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粘接剂层的厚度为2mm到3mm之间。
所述的用于承载交通运输工具的彩色警示防滑移动板,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防滑骨料的莫氏硬度在7以上。
所述的用于承载交通运输工具的彩色警示防滑移动板,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防滑骨料的表面磨光值在70以上。
所述的用于承载交通运输工具的彩色警示防滑移动板,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防滑骨料的高度的50%嵌入到所述粘接剂层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例如钢板的支承板上粘接骨料,使得移动板的防滑性好,可以显著增加钢板在干燥条件下和雨天的抗滑性能,缩短刹车距离达40%以上;
2、耐磨损,表层集料有很好的耐磨耗性能,适用于轻、重交通路况;
3、降低车辆行驶噪声,改善行车条件;
4、颜色丰富可选,色彩艳丽持久,并有警示文字或图案,通过强烈的视觉差别,使驾驶员专心驾驶,降低事故频率。
5、耐低温性能好,低温脆性底,有利于在严寒地区使用。
6、热老化性能优良,高温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铺设有本实用新型的道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包括:支承板1;在该支承板1上铺设的粘接剂层2;以及密布在粘接剂层2之上的彩色的防滑骨料3,这些防滑骨料3嵌入在该粘接剂层2中。
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承板1可以是钢板或钢板路基箱。所述粘接剂层2可以是改性环氧类树脂层。防滑骨料3呈粒状,它们可以具有不同的规格和颜色,并显示出警示文字或图案,也可以是一色的,其高度在3mm-5mm之间。粘接剂层2的厚度为2mm到3mm之间。防滑骨料3的莫氏硬度在7以上,表面磨光值在70以上,防滑骨料3的高度的50%嵌入到所述粘接剂层中,从图1还可以看出,车辆4经过路面时,防滑骨料3提供的结构深度有利于把水从车轮和表层接触点移去,让微观结构侵入车轮,防滑骨料3使支承板1表层具有较高的防滑系数(路面摆直达75以上),可以缩短刹车距离45%-75%,特别是雨天的防滑。防滑骨料3保证了长时间的良好防滑性能,色彩保持时间长,具有很强的抗压强度和构造深度,可以承受重载交通的负荷,综合成本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路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路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67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