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扫描装订文件的扫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7040.2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47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琰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虹光商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10 | 分类号: | H04N1/10;H04N1/203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申民;张惠萍 |
地址: | 21502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扫描 装订 文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扫描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扫描装订文件或书本的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影像扫描技术不断的进步,现今扫描器无论在家庭或是办公室用途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扫描器提供使用者对实体物件(例如文件、照片和书本等)进行影像撷取,并以电子档的形式显示及储存在电脑中,不但可永久保存物件影像并节省实体物件所占用的空间,储存成数字影像数据也可方便使用者进行影像数据的传递或编辑等动作。
扫描器可分为平台式扫描器(Flatbed Scanner)和馈纸式扫描器(Sheet-fedScanner)。馈纸式扫描器可自动馈入及扫描大量文件,以节省扫描时间和人力资源。而平台式扫描器主要是用以扫描单张的文件、厚纸板、或是装订成册的文件或书本。尤其是装订成册的文件或书本,在不拆卸破坏原装订的情形下,完全无法使用馈纸式扫描器的自动文件送纸机构来进行扫描,必须使用平台式扫描器才能完成扫描工作。因此,许多具有扫描书本功能的扫描器相应而生,以满足使用者扫描装订文件的需求,这些扫描器包括了专门为扫描书本而设计的扫描器,以及兼具扫描一般文件和书本的扫描器。前者例如:美国专利申请案公开号US 2005/0243386披露一种可提供均匀光源的书本扫描器,和美国专利案专利号US 5,777,660披露一种可同时扫描两相邻书页的书本扫描器。后者例如:美国专利案专利号US 5,712,718披露一种扫描器,可避免装订文件或书本的装订边缘产生影像扭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扫描装订文件的扫描装置,在扫描装订文件或书本时,扫描装置可自动开启书本扫描模式,令使用者可迅速且简易地完成扫描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扫描装置,用以扫描物件,包括壳体、扫描模组、至少一个感测器以及控制/处理单元。壳体具有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第一平台用以置放物件并具有扫描区,第二平台与第一平台邻接。扫描模组设置在壳体内并且位于该第一平台下方,用以撷取物件位于扫描区的影像,并且产生影像信号。至少一个感测器设置在第二平台上,用以侦测物件以及发出侦测信号。控制/处理单元设置在壳体内,且分别与扫描模组和感测器电连接,接收影像信号及侦测信号,并且处理影像信号,其中控制/处理单元依据侦测信号设定扫描装置进入书本扫描模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平台式扫描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显示以图1的平台式扫描装置扫描书本的示意图。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平台式扫描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显示图3的扫描装置的上视图。
图5为应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扫描装置进行扫描的方法流程图。
附图符号说明
1、3:扫描装置
10:壳体
102:第一平台
1021:透明窗口
1023:不透光区
104:第二平台
12:扫描模组
14、S1、S2、S3、…Sn…SM-1、SM:感测器
16:控制/处理单元
17:显示单元
20:书本
202:待扫描页面
204:非待扫描页面
L1:第二平台104与第一平台102邻接的界线
B1:透明窗口的对齐底线
D1、D2、D3、…Dn…DM-1、DM:感测器S1、S2、S3、…Sn…SM-1和SM到对齐底线B1的垂直距离
P1:第一扫描起始点
P2:第二扫描起始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扫描装订文件的扫描装置,此扫描装置除了用来扫描一般文件外,还可用来扫描装订成册的文件如书本等,且扫描装订文件时扫描装置可自动开启书本扫描模式,以提供使用者一个迅速简便的自动化扫描过程。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具有平台的扫描器。
以下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扫描装置及应用该装置扫描装订文件的方法。然而实施例中所提出的扫描装置仅为举例说明之用,并非作为限缩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用。此外,实施例中扫描装置的图示也仅显示本实用新型技术的相关元件,省略不必要的元件(例如省略平台式扫描器的上盖),以便于清楚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
<扫描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虹光商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虹光商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70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健脾制剂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中药戒烟胶囊